“此后,歐洲許多商人、貿易家,還有國王對商業非常感興趣,葡萄牙國王阿方索派遣船只發現印度和遠東的海路?!?/p>
“阿方索為了派遣更多的探險家去發現遠東,委托人找到一幅當時的“世界地圖”,這幅地圖的作者MMO…M,是威尼斯的傳教士。饒有意味的是,這一地圖是根據《馬可。波羅游記》制作的,地圖上有很多細節都是來自于《馬可·波羅游記》當中的內容”。
演講中約翰曼先生這樣解讀《馬可·波羅》游記在當時的巨大影響力,他認為,這也是《馬可。波羅游記》此后變得熱銷的原因。
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約翰曼透露說,《馬可·波羅游記》一書,實際上其原作或者說“原著”早已失蹤了,后來大家看到的只是一些手抄本或者是翻譯的本子。
在約翰曼看來,《馬可·波羅游記》有好多是手抄的,所以有很多錯誤和刪減,也有添加的內容,1300年之后的25年之內又有人對這本書進行了重譯、編輯,大概有5種語言的版本,這些版本又再次被復制或被再次翻譯,且加入了好多比較漂亮的,但是不一定是真實的插圖,到今天為止我們誰也不知道馬可。波羅原著當中真正的內容是什么。
盡管這本“游記”的真正內容比較“模糊”,但約翰曼肯定地說,馬可·波羅來過中國,這是不爭的事實。他重復說了“證據”,“游記中有很多蒙文,如果他沒有來過中國,這是不可能寫出的”。
(來源:中新網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