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告訴記者,PPI指數和CPI指數出現剪刀差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二者構成的結構不同,CPI的結構是消費品為主,而PPI的結構是出廠產品,出廠產品跟成本有很大關系,這個成本包括原材料的成本,包括企業的生產成本就是包括工資,內息,生產環境等等。
為什么CPI和PPI漲幅出現了倒掛?
原材料、能源、人力成本等因素的上漲,是推動PPI持續走高的主動力,生產企業的成本上升最后還是會帶動消費品漲價,正因為這樣,按照國際慣例,PPI上漲最終會傳遞到CPI上面去,這個過程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我們再到生產企業里去具體了解一下。
作為分別反映生產環節價格水平和消費環節價格水平的PPI和CPI,兩者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根據價格傳導規律,整個價格水平的波動一般首先出現在生產領域,然后通過產業鏈向下游產業擴散,最后波及消費品,以白色家電為例,國際鐵礦石價格一路看漲,直接推高了國內鋼材的價格,進而波及到整個產業鏈。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總裁助理劉俊:“今年漲得比較厲害的一個是鋼,鋼和鐵礦石都漲了60%幾。”
劉俊告訴記者,在原材料快速提價的情況下,作為生產企業,他們的各項成本也在不斷上升,這將直接傳導到出廠產品的價格上,提價的壓力十分明顯。
同樣,作為國內最大的快遞服務公司,中國郵政EMS的馬占紅告訴記者,國際油價的上漲,直接影響到他們的收入,因為在整個快遞業務的成本中,運輸成本就占到了38%,而運輸成本中,航空的比例又超過了50%以上。
中國速遞服務公司副總經理馬占紅:“去年開始到現在,在跟這個國際航協定這個整個的時候,它是大致提高了5%左右的幅度,那這樣,實際上我們國際的這個航空運輸確實是有了一個普遍的一個上漲。”
正常來講,PPI往往被看作CPI的先行指標,制造廠商的成本壓力會很快傳遞到產業鏈的終端,導致產品價格和服務價格提升,從而推動CPI的上漲,以越南為例,該國PPI同比增幅在2007年底就已沖到10.95%的高位,CPI隨之極具拉升,幾個月后,CPI同比增幅就突破了20%。
PPI影響CPI主要是它增加一些消費品生產企業的生產成本,因為消費品生產企業,它的原材料,它的生產用的電,包括一些設備等等,它的與PPI有關系。
但是在我國,從今年5月起,PPI和CPI之間卻出現了“剪刀差”現象,以八月份為例,10.1%的PPI漲幅和4.9%的CPI漲幅之間,存在著高達5.2%的落差,CPI被PPI遠遠地拋在了身后,這種現象在世界上并不多見。
從記者的調查看,PPI和CPI,它們之間應該是水漲船高的關系,但是,在我們國家,PPI和CPI的這種傳導效應卻好像被明顯削弱了,這幅圖上反映的是最近一年CPI和PPI的變動情況,我們可以看出來,在今年5月份之前,CPI漲幅一直都高于PPI漲幅,可是從5月份開始,CPI漲幅在一步步下降,PPI漲幅卻越來越大,到了8月份,CPI漲幅為4.9%,而PPI漲幅已經達到10.1%,差距擴大到了5.2個百分點,為什么CPI和PPI漲幅出現了這種倒掛?又到底是誰在化解PPI上漲給CPI帶來的壓力?來聽聽專家的分析。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告訴記者,PPI指數和CPI指數出現剪刀差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二者構成的結構不同。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副院長趙錫軍:“CPI的結構是消費品為主,那么這里頭消費品我們都是以食品為主,那食品占了3/1,而這個PPI的結構,它是出廠產品,那這個出廠產品跟成本有很大的關系,這個成本包括原材料的成本,包括企業的生產成本就是包括工資,內息,生產環境等等。”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師哈繼銘也認為,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律,PPI指數持續高企應該逐步地傳導到CPI指數,但是二者明顯倒掛,這是具有中國特色的現象。
中國國際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經濟師哈繼銘:“第一個是物價管制,物價管制是有些行業面臨著成本上升的壓力,包括原材料成本,勞動力成本,財務成本,但是由于它的產品的物價是暫時的管制,所以這些企業不能夠順暢的成長,價格比如說我們能源企業還有一些食品企業都是這么一個情形,另外一個因素就是這個前期的過快擴張,前期的過度擴張,使得我們有些行業產能是出現過剩的現象,再加上現在出口受阻,出口這個數在下降,這樣這個產品的銷路就出現了問題。”
趙錫軍認為,PPI指數持續高企,工業原材料價格上漲,但是產品價格又被嚴格限制,對國內企業來講,面對的壓力會越來越大。
趙錫軍:“比如說生產電力的企業,生產成品油的,那因為這個電力和成品油它可能是有價格控制的,那它不能完全按照市場需求關系來決定這個價格,那對這些企業來講它就不能賣高價,那它的利潤就可能會受到影響,這樣有可能就會產生這個虧損,或者類似的這些經營困難,在正常的市場經濟條件下,實際上任何方面的壓力都是要靠企業自己去消化的。”
上半年高企的油價已經讓很多與石油相關的行業深受其害,中國郵政的EMS作為依托航空的物流快遞企業,在快遞價格沒有調整的情況下,他們不斷優化網絡,擴大規模,從而消化上升的運輸成本。
中國速遞服務公司副總經理馬占紅:“那么規模上去了以后,它絕對的利率水平就會提高,因為你一萬塊錢10%,你掙1千塊錢,那你10萬塊錢有5%,還有5千塊錢更多一些。”
哈繼銘認為,CPI和PPI的倒掛,預示著未來企業利潤還要進一步的下降,這一方面不利于企業生產積極性的調動,有可能會導致產品供應短缺,同時價格管制也不利于促使企業實現產業結構的轉型,不利于消費者節約能源,對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也會造成不利影響,這樣的倒掛局面不可能長期持續,PPI指數升高遲早要到傳導到CPI,到時候很有可能會造成報復性反彈,從這個角度來看,政府的調控政策應該及時作出調整。
哈繼銘:“那么政府需要把一些價格管制的政策梳理一遍,是不是有的政策可以放松,甚至取消,比如說能源價格的管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