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專業資金流向監測機構EPFR(新興市場投資基金研究公司)的數據顯示,在其追蹤的所有資產類別中,債券基金無疑是“年度當紅小生”,去年全年“吸金”超3000億美元。
但據2010年年末幾周的數據顯示,資金偏好轉向股票基金,最值得關注的是:發達市場股票基金更受青睞。分析指出,因對抗熱錢等緊縮措施高懸頭頂,新興市場今年將遭遇一股資金“逆流風”。
資金撤離債基露端倪
據EPFR最新一期數據顯示,2010年全球債券基金共吸收3724.6億美元,刷新歷史紀錄,2009年全年為凈流入3026.5億美元。分地區看,美國債券基金累計吸金1784.01億美元,新興市場債券基金則為531.32億美元。
相比而言,全球股票基金僅吸引超過300億美元資金凈流入。其中,新興市場股票基金成“吸金王”,吸收資金為創紀錄的920億美元,發達市場股票基金則“失血”約620億美元。
不過,EPFR在一份聲明中提醒投資者稱,警惕新興市場失去動力。去年四季度,一邊是美聯儲開啟二次量化寬松,一邊則是歐債危機愈演愈烈。投資者的風險偏好明顯轉變,紛紛從債基轉戰股基。
去年年末,全球債券基金在七周內有六周都出現資金凈流出,其中美國債券基金表現幾乎墊底。去年四季度,該類基金凈流出73億美元。EPFR稱,因美國州政府、市政府以及公共工程財政健康狀況堪憂,投資者聞風而逃。
相反,EPFR指出,去年四季度資金從全球股票基金撤離的速度出現緩和。報告顯示,去年四季度,專注于美國、日本和其他發達國家市場的股票基金共吸收資金284.4億美元。
新興股基需防資金回流
發達市場基金去年年末有“翹尾”跡象,但外界仍最看好新興市場。但有海外媒體分析認為,隨著2011年的到來,投資者是否會保持“高配”亞洲新興市場,仍存較大變數,因為這些市場的決策者正在不斷收緊貨幣政策,并新增各種資本管制措施。
EPFR在其報告中特別點名日本和歐洲地區的股票基金。此外,金融、科技和平衡基金在去年第四季度的資金流入步伐亦在加快。
野村控股駐倫敦的全球股票策略師伊恩?斯科特曾在一份研究報告中指出,2010年資金過于青睞新興市場,今年這種趨勢可能出現轉向,投資者應特別謹慎。他將發展中國家股票評級由“加碼”降至“減碼”,并稱該地區的股票易受借貸成本上揚及資本管制影響。
“2011年投資者將對美國股市興趣大幅升溫。”斯普林格財務顧問總裁基思?斯普林格表示。他預計,從投資回報看,美國或將居于發達國家之首。“過去數年,投資者將大部分資金配置在債券,散戶投資者正開始對錯過股票的漲勢感到有些
不安。”他稱。
中國現代國際關系研究院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陳鳳英則在接受新華社采訪時表示,新興市場應該注重防范資金回流美國帶來的風險。她說:“如果美國經濟未來好于預期,造成資金回流,可能對已在高位的新興市場資產價格和匯價產生沖擊,就如同錢塘江水,來時氣勢洶洶,去時更加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