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陜西省旅游局局長董憲民向記者介紹陜西旅游基本情況并回答提問。
“300多家旅行社、12000名各語種導游、300多家星級賓館、9800個旅游景點、81處國家A級景區、25條國際航線、累計7000萬人次的旅游接待數量……”,陜西省旅游局局長董憲民在“首屆中國網絡媒體陜西行”陜西旅游說明會上的列出的這一串數據,讓來自全國45家媒體的70多名記者感受到了陜西旅游事業的蓬勃發展和美好前景。
4月6日,“首屆中國網絡媒體陜西行”陜西旅游說明會在西安舉行,陜西省旅游局董憲民局長、陳清亮副局長等旅游局的領導同志向參加“首屆全國網絡媒體陜西行”的記者介紹了陜西旅游的基本情況并回答了記者們提出的問題。
兩個輪子一起轉國內國外齊推廣
董憲民局長在回答人民網記者提問時介紹說,近幾年,陜西旅游事業高速度的發展和扎實有效的推介宣傳工作分不開的。董局長形象的說,在對陜西旅游的推介宣傳上,始終是“兩個輪子一起轉”,一方面做好在國際市場上,特別是日本市場的推廣工作;一方面加大國內市場的旅客占有率,把珠三角、長三角、環渤海等經濟發達地區作為主要客源區,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把陜西優秀的旅游資源介紹出去,為陜西爭取更多的國內外游客。
2008“奧運在北京旅游在陜西”
中國網的記者向董局長提問時說,即將舉辦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將會吸引很多的外國朋友來到中國,陜西如何發揮好自身的優勢,吸引更多的游客來陜西觀光旅游?董局長回答說,陜西一直在推進旅游產業的結構調整,努力實現從文物旅游到文化旅游的轉變,要讓來陜旅游的朋友們不僅能看到陜西厚重的歷史、數量眾多的文物古跡,也能領略到秦嶺的青山綠水,感受到革命圣地的紅色文化。讓更多的人對陜西感興趣,讓更多的人愿意到陜西來,在奧運會期間,讓國內外的朋友感受到“奧運在北京、旅游在陜西”。
以旅促農以旅助農為新農村建設做貢獻
TOM網的記者非常關注陜西鄉村旅游的發展,董局長在回答關于陜西旅游與新農村建設之間的關系時談到,陜西旅游要在新農村建設中貢獻自己的力量,要“以旅促農以旅助農”,在“十一五”期間,努力培養建設50個鄉村旅游示范縣、500個鄉村旅游示范鄉、5000個鄉村旅游示范戶,形成品牌優勢、發揮帶動作用,大力推進陜西鄉村旅游的發展。同時,發揮旅游部門的優勢,組織旅游景點、賓館酒店、旅行社等單位“送教上門”,為發展鄉村旅游的農戶送去好經驗、好想法,幫助農民把鄉村旅游發展的更快、發展的更好。
十大旅游重點項目推進陜西旅游再發展
在記者見面會的最后,陜西省旅游局副局長陳清亮還想記者朋友們介紹了,陜西省在“十一五”期間規劃建設的十大旅游重點項目,這十大旅游項目分別是:秦始皇陵遺址公園、大唐不夜城、漢文化旅游精品線路、法門寺佛文化旅游區、華山旅游景區、韓城古城旅游區、秦嶺生態旅游區、紅色旅游系列景區、溫泉休閑旅游項目、旅游環境工程項目。
陳清亮說,相信這十大旅游重點項目的建設完成,一定能夠幫助陜西旅游事業在“十一五”期間實現跨越式的發展,使陜西旅游事業不斷做大做強。
(來源:黃河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