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變暖還有一個看似荒謬的后果:海洋越來越熱,部分大陸卻越來越冷。去年冬天俄羅斯乃至整個歐洲遭受了罕見的寒流襲擊,不少地區溫度降至零下20多攝氏度,寒冷的天氣已在歐洲各國造成近百人死亡。專家認為此次極端天氣事件是受到了全球變暖的影響。
全球變暖是如何使地球部分陸地地區“變冷”的?因為全球變暖將使海洋溫度上升,加快冰山融化,使更多的淡水流入海洋,而海洋表面溫度的升高及海水鹽度的減小可能讓北大西洋暖流減緩甚至完全停滯,這樣來自赤道的熱能將無法被傳送到北大西洋地區,即北美東部和西歐會變冷。
這種狀況與好萊塢電影《后天》中的描述一樣。
此外,在全球變暖的背景下,干旱已經成了不可避免的現象,只不過在不同的地區,全球變暖造成干旱的方式并不一樣。在干旱、多山的地區,比如美國西部,高山上的積雪是主要水源。但由于近年來氣候變暖,這些地區的高山積雪常常提前融化,等到了需要雪融水的干旱季節,山上已經沒有積雪了。而在很多原本就干旱的地區,高溫使土地中僅有的一點水分蒸發。同時產生于太平洋的“厄爾尼諾現象”發生的頻率也越來越快,它使東亞和非洲變得越來越干旱。
美國國家大氣研究所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全球各地遭遇旱災的次數比上世紀70年代增加了一倍。
***燥熱成動植物“殺手”
又熱又干燥的大地,將成為動植物的“殺手”。
近年來,美國、澳大利亞、印尼等國的森林大火越來越頻繁。森林大火也有“反饋循環”效應,大火釋放出大量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加重溫室效應使氣溫更高,從而加大了發生森林大火的可能性。此外,樹木能夠吸收二氧化碳并釋放氧氣。大火使樹木減少,更造成惡性循環。
在整個北美大陸,很多植物都受到氣候變暖的“荼毒”。家園被毀,很多動物也面臨困境。
北美大陸西部的石蘭科常綠灌木叢都在逐步枯萎;一些仙人掌不再碧綠,而是變成垂死的粉紅色;去年的暖冬導致加拿大和美國西部的松林甲蟲大量繁殖,上千萬英畝的森林被它們啃光。
現在環保組織能夠拿出無數瀕臨滅絕的動物名單。研究人員去年在哥斯達黎加宣布,當地熱帶雨林中原本有110種以上彩色林蛙,但在過去30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林蛙滅絕了。
在阿拉斯加,由于永久凍土帶不斷消融,大量泥漿被沖入河流之中,這使鮭魚受到了致命的威脅。
而由于北極冰蓋開始逐漸縮小,北極熊也失去了大片賴以捕獵的浮冰,不得不冒險前往人類居住的地方捕食。海豹的習性同樣有所改變。由于北美諾森伯蘭海峽冰層過薄,去年數千頭海豹竟爬上陸地產崽。
***氣候變暖可能帶來三重災難
最令人擔憂的,還是地球變暖給人類帶來的直接影響。現在很多人都親身感受過地球變暖的威脅,人類頭上的警鐘已經敲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