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無視國際社會的強烈反對,日本捕鯨船近日駛入南極海域準備大開殺戒,不過他們首先要擺脫綠色和平組織的圍追堵截。經過十幾天的“貓鼠游戲”,綠色和平組織1月12日終于追上“日新丸”號捕鯨船,并在13日將其逐出捕鯨禁區。
***日本船隊行動受挫
據《今日美國》1月14日報道,綠色和平組織負責人薩拉·霍頓說:“綠色和平組織日夜追蹤日本捕鯨船隊,現在(他們)已經在捕獵區外了,天氣條件越來越惡劣,但是我們決心一直追蹤下去。”
率領綠色和平組織“希望”號考察隊一路追趕的卡利·托馬斯女士向“日新丸”號船員進行了廣播:“我們代表數以百萬計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希望看到你們在南大洋鯨魚保護區結束捕鯨。我們與日本大多數不支持在公海捕鯨的人站在同一陣線。你們那些所謂的科學捕鯨根本是個騙局。科學捕鯨已經被國際捕鯨委員會視為毫無用處的工作。”
托馬斯表示,由于“日新丸”號是船隊旗艦,負責將捕撈上來的鯨魚殺死并進行處理,三條捕獵船無法離開它單獨工作,因此在前者被逐出捕獵區后,整個日本船隊都陷入了停頓。
***“非暴力行動”對抗捕鯨
成立于1946年的國際捕鯨委員會曾于1982年發布商業捕鯨禁令,1986年通過《全球禁止捕鯨公約》,但范圍僅限于商業捕鯨。于是,日本等國繼續以“科研捕鯨”的名義從事商業捕鯨活動,而且對國內出售鯨肉的事實也不避諱。
2007年11月,日本捕鯨船隊再次開往南極海域開始“捕鯨之旅”,原計劃捕鯨超過1000頭,其中包括大約50頭珍稀品種座頭鯨。12月12日,日本政府在美國的呼吁下,宣布將暫時放棄對座頭鯨的捕殺,但仍將捕殺935頭小須鯨和50頭長須鯨。據估計,在3個多月的捕獵期中,每天將有3頭小須鯨喪命在魚叉下。過去20年中,日本打著“科研”旗號在南極海域已經捕殺了7000頭小須鯨。
此后,綠色和平組織派出船只,并稱要通過“非暴力行動”迫使捕鯨船隊返航。該組織在官方網站上發表公告說,一旦日方試圖展開捕鯨活動,“希望”號上的各國船員將會駕駛充氣艇擋在捕鯨船的魚叉和鯨魚之間,同時利用高馬力水泵制造“水墻”,以阻擋魚叉操作者的視線。
這也是綠色和平組織第九次前往南極海域展開保護鯨類的行動。2006年1月8日,綠色和平組織的抗議船只“極地曙光”號曾與“日新丸”號發生撞擊。此外,反捕鯨組織“海洋守護者協會”的船只2007年2月也曾與“日新丸”號發生碰撞。這一組織的成員當時還向“日新丸”號甲板上投擲裝有酸性物質的玻璃瓶。
(康娟)
附:看國際新聞,學英語熱詞
International Whaling Commission 國際捕鯨委員會
Greenpeace 綠色和平組織
minke whale 小須鯨
fin whale 長須鯨
humpback whale 座頭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