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阿根廷農民目前正在舉行數十年來規模最大的游行示威和罷工活動,抗議政府提高農產品出口關稅。截止到當地時間3月25日,這個重要農產品出口國的示威活動已持續13天,導致其國內食品短缺,國際農產品期貨價格飆升。這是女總統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基什內爾去年12月接過丈夫的“權杖”以來面臨的最嚴峻考驗。
3月25日,示威者敲著鍋蓋在總統府前示威

*** 大規模示威導致食品短缺
抗議的農民用各種辦法設置路障:有的駕駛農用拖拉機橫在路上,有的干脆在馬路中央焚燒舊卡車。到3月25日為止,他們在全國各地設置的路障已有約150個,致使多條主要公路交通癱瘓。
示威者打了總統支持者一拳。
他們的手段還不止于此,中斷農產品供應才是其“殺手锏”。自從3月13日罷工開始以來,阿根廷大型農貿市場的生意日漸蕭條,幾乎陷于停頓。與此同時,多家商店的牛肉和奶制品供應告急。
在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罷工的影響顯而易見。25日已有40%的肉店停業,90%的超市出現肉類和牛奶等食品斷貨。一家肉店老板說,他活了30多年,從來沒有見過如此嚴重的罷工。“今天我在凌晨3點就醒了,想著該如何度過這場危機,”他說。
此次抗議主要針對阿根廷政府的農產品出口關稅新政策。3月11日,阿根廷政府宣布上調大豆的出口關稅稅率,從35%提高到44.1%。與此同時,阿政府決定今后將根據國際市場農產品價格的漲跌調整出口關稅。如果農產品價格上漲,稅率隨之上浮,反之亦然。
這個政策遭到了農民的強烈反對,他們認為這有可能導致中小型農場的破產。政府官員則認為,隨著國際糧食價格的飆升,農民賺取的利潤達到了歷史最高水平,因此有能力支付更高的稅收。
*** 罷工活動可能無限期延長
在總統府附近,總統支持者與示威者發生沖突
面對農民取消關稅上調的要求,總統克里斯蒂娜·費爾南德斯·基什內爾25日晚予以斷然拒絕。“我不會向任何敲詐行為低頭。”此言一出,數千名憤怒的農民來到總統府前,敲著鍋蓋、喊著口號表示抗議。同時,阿根廷其他地區也有大量農民上街抗議予以響應。
農民要求與政府談判,以恢復原來的關稅。政府官員則要求在談判前結束示威活動。從目前看來,這此危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解決。示威的組織者25日表示,罷工將會“無限期”進行。
受此影響,當天,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大豆5月合約漲停,終盤收于每蒲式耳13.07美元,比前一交易日上漲50美分。豆油5月合約收于每磅57.77美分,上漲2美分。受豆類期貨強勢漲停的溢出效應支撐,小麥、玉米聯袂走強。芝加哥期貨交易所小麥5月合約收于每蒲式耳10.675美元,上漲47.5美分,漲幅為4.7%。玉米5月合約漲停,收于每蒲式耳5.4475美元,漲幅為3.8%。
阿根廷是世界上主要的農業出口國,其中大部分農產品輸往中國、歐洲和美國。農業是該國重要的經濟部門,2008年1月份農產品出口占總出口的60%,是該國盈利最高的部門。
政府與農民之間的緊張關系已經持續了較長時間。大約兩年前,現總統的丈夫、前總統基什內爾當政時期,政府開始限制牛肉出口,以抑制國內價格上漲。后來限制范圍擴大至小麥和其他農產品,雙方關系進一步惡化。(王建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