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陽光,溫暖中孕育熾熱,正如飛揚的青春。
6月10日,共青團十六大在北京隆重開幕。
8時30分左右,1500多名青年代表,肩負7544萬共青團員和廣大青年的重托,走進沐浴在陽光里的人民大會堂。
這是屬于青年人的腳步,堅定而矯健。就在過去的近一個月中,他們邁著同樣的步伐,沖向地震災區,以實際行動宣告:“我們是敢擔當、能擔當的一代!”于是,在抗震救災的戰場上,有了一面震不倒的鮮艷旗幟——中國青年!
海軍陸戰隊戰士文敏代表一身英氣,走在人民大會堂的臺階上。剛從四川什邡抗震救災前線趕來的他自豪地說:“連續作戰、不怕犧牲,我們是勇于面對困難、甘于主動奉獻的青年一代!”他希望把大會的精神帶回一線,鼓舞廣大戰友。
盛會逢盛世,今年是我國改革開放30周年。30年間,一代代青年與祖國共奮進,奉獻著智慧與青春,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建功立業。面對新的改革,新的機遇,青年應該如何作為?
鮮艷的團徽下,思考在延伸——說變化、謀革新、論發展……人民大會堂東大廳里,代表們揮斥方遒,自信的笑容洋溢在年輕的臉上。
“作為一線工人能參加這樣的盛會,這對我是榮耀也是激勵,我將更加努力踏實地工作,爭取有更多的創新。”來自寧波港的竺士杰代表從事橋吊工作10年,他改良傳統操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成為技術創新的青年能手。
“成為代表,感到很光榮,同時也感到責任重大!”來自新疆喀什的小學老師瑪依拉·依克木說,要把青年人的責任和教師的本職工作聯系起來,以實際行動讓青年奉獻的精神代代相傳。
江西代表王燮耀則希望此次大會能為廣大青年進一步指明方向,成為他們團結進步的新起點。
《歌唱祖國》、《我們眾志成城》……雄壯的歌聲在大會堂回蕩,共青團代表們以自己特有的方式拉開了團十六大的序幕。
柔和的音樂聲中,6名少先隊員來到主席臺前,深情訴說自己的幸福感受。他們的幸福,來自祖國日新月異的發展,也來自廣大青年的創造。
“2003年我上學了,2004年殘聯免費給我配了助聽器,2005年國家為我們免了學費……”來自湖北的聾啞少年用手語“描繪”著自己內心的激動。
“在地震中,我看到解放軍叔叔在暴雨中連夜救人,把干糧讓給我們。我還看到青年志愿者給我們送來帳篷、衣服和被子。”來自四川什邡震區的鄭小鵬說。
“我們要像大哥哥大姐姐們一樣創造幸福!”“像你們一樣,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力量!”少先隊員有些稚嫩的嗓音,因為激昂的斗志,而具有了震撼人心的力量。
“改革開放30年,是我國青年運動蓬勃開展、成績斐然的30年,共青團團結帶領廣大青年與祖國共奮進、與時代同發展,為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加快發展、保持穩定作出了重要貢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代表黨中央致祝詞,對當代青年給予高度評價:“在改革開放中成長起來的新一代青年,是熱愛黨、熱愛祖國、熱愛人民的一代,是充滿理想、大有希望、值得信賴的一代!” 鼓舞、激勵……黨中央對新時期的青年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走出人民大會堂,來自四川的列席代表張晶晶仍心緒難平:“黨中央的祝詞讓我們熱血沸騰,青年人唯有把滿腔熱情和全部本領奉獻給祖國,才能無愧于偉大的時代!”
前進的號角已吹響。青年,讓我們的青春為祖國而飛揚!
(來源:人民日報 記者 劉維濤 范正偉) 編輯:陳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