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法國《費加羅報》8月8日發表社論,題目是“理解中國”,文章摘要如下。

8月8日晚8時,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隆重開幕。這是開幕式上的大型文藝表演。新華社記者邢廣利攝
35年前,當世界還處在冷戰時期的時候,有一個堪稱先驅的人通過仔細觀察華盛頓和莫斯科之間的細微情緒,作出了關注北京的決定。這樣一位朝圣者開始在一個神秘的長征,這個國家被一位“偉大的舵手”所改造。他就這樣不帶任何偏見地出發,帶著一些有助于改變人們固有思想的特有觀察回來了。于是,出現了《當中國覺醒的時候……》這樣一本書,它后來成為暢銷書,并始終是一本參考書。
曾在很長時間里擔任《費加羅報》社論委員會主席的阿蘭·佩雷菲特當時曾告訴我們,“中國是一個變化中的巨人”。他的種種分析都在《費加羅報》的歷史上留下了印跡。后來,他又出版了《中國已經覺醒》一書。此時未來的國際貿易巨人剛剛開始以產品充斥各個市場。
佩雷菲特對那些抱有懷疑態度、感到不快、想要向中國輸出他們價值觀的西方人說,“中國有理由成為中國:不承認這一原則是毫無道理的”。因此,他表示,這個國家有屬于它自己的文化。這是一種進步的文化,但卻致力于保持自己的特點。什么都無法改變它。
今天下午,當幾十億電視觀眾收看奧運會開幕式時,全世界都是中國的。全世界都在關注規模宏大的演出,也都細致地感受全體中國人民的自豪。沒有一個國家違背代表團的要求。接下來,將開始體育比賽,成績相繼而出,直至將質疑聲吞沒。
十多天后,在不考慮獎牌因素的情況下,北京奧運會十有八九將最終使中國晉升為世界大國,并贏得其他國家的好感和贊賞。本屆奧運會具有政治色彩。而確切地說是為了改變我們對這個國家的看法。對于中國來說,這是奧運會的關鍵。

在北京一個志愿者服務站點,志愿者設立了愛心留言板并提供便箋讓人們表達心意(7月30日攝)。隨著奧運賽事的展開,遍布北京全市的550個奧運城市志愿者服務站點全部開始為市民和來賓提供服務。整個奧運城市志愿服務時間從7月1日起至10月8日結束,總共將有40萬名城市志愿者輪換接力上崗,奉獻奧運。新華社發(焦偉 攝)
西班牙《先鋒報》8月4日發表文章,題目是“北京的變化”,文章摘要如下。
一系列現代化建筑改變了北京的面貌。然而,北京的真正變化不僅是人們口中描述的這些,而是更加深層的思維方式的變化,如果沒有觀念的改變,那么以上那些都只能是空洞的虛殼。這是一個新社會的誕生:法制國家的建設得到強化,文化在國家政治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國外最前衛的建筑師的作品在中國開辟了道路。
社會自治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向前推進,全新概念下的公民日益成為鑄造中國城市、機構和社會關系的主體。
西方媒體習慣宣傳中國的“黑暗面”。但是真正的中國卻是一個更加富有、開放、多姿多彩和充滿活力的國家。
在中國,不過一代人之前,“私人生活”還是一個得不到承認的概念。那時,子女的學業、工作,甚至婚姻都要由家長說了算。農民也不可能放棄土地移民到城市。“個體”這一概念根本不存在。婦女也從根深蒂固的壓迫當中逐漸解放出來。
(來源:新華網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