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國務卿希拉里1月11日表示,奧巴馬政府認為解決伊朗核問題的最佳途徑就是制裁伊朗統治階層的精英。媒體分析稱,這里的精英是指在伊朗政界和商界均有廣泛勢力的伊朗革命衛隊。
希拉里11日在前往夏威夷的途中接受隨行媒體采訪時說:“很清楚的一點是,伊朗內部決策者是數量相對較少的一個小團體,他們之間存在政治或者經濟聯系,如果我們可以針對這些實際決策人士制定制裁路線,那么我們認為那是更為明智的制裁方式。但是有關人士目前尚未將這些想法提升至決策層面。”
這位國務卿并沒有具體指出哪些人士可能成為制裁的目標,但是她做出的有關政界和商界領導人的暗示可能是指伊朗革命衛隊。希拉里在采訪中還指出,奧巴馬政府是在與其他國家磋商后產生這一想法的;雖然美國考慮通過制裁向伊朗施壓解決伊核問題,但是美方仍未放棄與伊朗繼續接觸的立場。
伊朗革命衛隊的全稱是“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成立于1979年。革命衛隊當時只是一支維持治安的部隊,其首要任務就是要捍衛革命的勝利果實。伊朗革命衛隊在伊朗政界和商界勢力非常龐大。在政治上,伊朗現任最高領袖哈梅內伊曾在革命衛隊成立之初擔任過衛隊司令,總統艾哈邁迪-內賈德曾作為衛隊軍官參加過兩伊戰爭。伊朗現政府中,有5名成員曾是衛隊成員。在軍事方面,革命衛隊可說是掌握了伊朗“最高端”和“最低端”的軍事力量。
近年來,革命衛隊在伊朗的影響力不斷向經濟領域滲透,特別是曾在革命衛隊任職的艾哈邁迪-內賈德當選總統以后,革命衛隊更是大舉進入商界,涉足的領域五花八門,儼然成了一個龐大的“商業帝國”。目前名氣最大的革命衛隊公司戈爾博集團成立于1990年,其前身是伊朗革命衛隊的工程部隊。
據悉,核燃料交換是伊朗和西方國家近來爭執的焦點。國際原子能機構2009年10月提出一份草案,要求伊朗在當年年底前把大約1100公斤低純度濃縮鈾一次性運往俄羅斯,由俄羅斯提煉至20%左右的純度,再由法國生產成伊朗研究用核反應堆所需核燃料棒。美國等西方國家堅持要求伊朗全盤接受這一草案,并將2009年年底設為最后期限,否則就將對伊朗進行制裁。
伊朗政府則拒絕接受這一期限,同時提出可以直接向外國購買核燃料,或分批使用伊朗生產的低純度濃縮鈾換取所需核燃料,交換地點在伊朗境內或土耳其。
2010年1月11日,希拉里啟程赴澳大利亞、新西蘭以及巴布新幾內亞訪問。據悉,她將首先在夏威夷作短暫停留,12日在夏威夷大學的東西方研究中心公開發表政策講話。
(來源:中國日報網 小唐 編輯:婧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