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制“密集陣”近程防空系統
據臺灣媒體3月13日報道,今年6月至7月間,臺灣軍方將進行代號為“漢光22號”的軍事演習。為了實現抗“飽和攻擊”并實施導彈反擊等演習意圖,臺軍方表示在軍演中將強調“模擬實戰”,并宣布了對抗“導彈飽和攻擊”的“良策”:美制“密集陣”近程防空系統。但這種將末端防御手段推到主要防御地位的戰法立即遭到了軍事分析人士的置疑。
·強調“模擬實戰”
臺軍高級將領透露,“漢光22號”軍演將以“陸軍”第6軍團作為主角,演習場地將和2003年“漢光19號”演習場地相同,所不同的是此次軍演將以實戰為本,不會再像此前同類軍演那樣只是"作秀"吸引各界的眼球。
根據臺軍的軍演預案,在火力展示部分中,臺軍野戰防空科目要立足于“模擬實戰”,強化在面對“飽和攻擊”形勢下的實彈射擊。屆時在軍演中將有3個空中目標從不同高度和方向同時向防空陣地“進攻”,以考驗臺軍“復仇者”防空導彈系統的應戰能力。“復仇者”導彈系統所使用的是美制“針刺”近程防空導彈,可裝備于“捍馬”車載平臺,隨野戰部隊機動部署。
·以“密集陣”應對“飽和攻擊”
臺軍高層表示,由于軍購案在“立法院”遲遲無法獲得通過,因此臺軍無法得到具備先進導彈防御功能的美制“愛國者-3”反導系統。因此為了保護自己的雷達站、指揮中心等樞紐,臺軍不得不選擇讓原本用于海軍戰艦近程防空任務的美制“密集陣”防衛武器系統“登陸”,部署在包括正在建造中的新竹樂山遠程預警雷達站等重要目標附近,以此為攔截巡航導彈和戰斗/轟炸機的“主力”。
臺軍高層夸耀說,“密集陣”防空系統最大射程近6000米,有效射程為1600多米,射速為每分鐘1000到3000發,因此是軍方反制攻擊最有效的近程武器之一。臺軍還透露,作為未來反制防空系統的“主力”,“密集陣”防空系統還將陸續裝備于大臺北山區等地。
軍事分析人士指出,在美軍海基多層反導系統之中,“密集陣”近程防空系統是屬于最后的防御措施,其主要作戰目的是在此前多層反導措施摧毀大部分來襲敵方導彈之后,對剩余少數導彈進行最后的近程攔截,因此屬于典型的點防御措施,并不適合用于應對敵方多枚導彈同時多方向來襲的“飽和攻擊”模式。而且由于攔截距離過近,即使能攔截成功,其防護目標也有可能遭到不同程度損傷。
此外,“密集陣”系統想要發揮其攔截功能,離不開其火控和監視雷達的正常工作。如果“密集陣”系統的雷達系統一開始就遭到“定點打擊”受損的話,那整個攔截系統無疑將陷入癱瘓。
·演練導彈反擊先要“反偷窺”
此外,為了體現臺軍的“反擊實力”,臺“海軍”機動導彈發射實驗部隊在此次軍演中還將發射“雄風II”反艦導彈。
根據臺軍的初步規劃,處于岸基機動部署狀態的“雄風II”反艦導彈在“漢光22號”軍演中將首度公開其驗證試射成果,是此次軍演的重頭戲,屆時射程150公里的“雄風II”導彈將從花蓮荷田山發射,攻擊位于宜蘭外海的靶船。
有臺軍將領夸耀說,“雄風II”反艦導彈是目前臺軍反艦的主力裝備,日本海上保安廳和海上自衛隊都曾派員打探消息,企圖獲得該型導彈更多的數據信息。因此他認為,此次軍演試射行動必定會吸引更多國家的情報船只來刺探軍情,因此臺軍當務之急就是要嚴加防范。
有臺媒指出,正是出于擔心在西岸地區軍演事先實彈發射導彈會暴露導彈相關參數,臺軍才會最終選擇在臺灣島東部宜蘭地區舉行軍演的實彈火力展示部分。
·美軍將“指導觀摩”臺軍演
臺《東森新聞報》援引臺軍高層將領的話指出,在今年的“漢光22號”軍演中,也將有美軍顧問團前來“指導”。
該報表示,自從“漢光16號”軍演以來,美軍就一直開始派出人員來臺觀察臺軍演習的演練情況,到“漢光21號”演習之時,美軍已經比較深入地了解了臺軍作戰整體狀況。至于臺軍也利用美軍顧問團“蒞臨指導”的機會,要求美方提升臺軍的指揮通信控制情報系統和計算機兵棋推演工具,結果美方同意,向臺灣提供比較先進的JTLS系統,實際上將對臺軍售等級提升至“非北約同盟國”等級,和日韓兩國同級,而且價格相當優惠。(陳凡)


臺軍“雄風II”反艦導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