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消息:受到美國阻撓,加上歐盟內部意見不一,歐盟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的措施停滯不前。美國國務院主管反武器擴散的資深官員17日表示,現在看不出今年內歐盟有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的跡象。
歐盟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的輪值主席國分別為奧地利和芬蘭。在美國國會美中經濟安全審查委員會舉行的一個聽證會上,美國務院主管反武器擴散的代理首席副助理國務卿芮柯德指出,盡管去年九月間歐盟與中國舉行高峰會時,歐盟方面表示要繼續朝解除對中國武器禁運的方向努力,但“我們并沒有看到有跡象顯示這項禁運會在今年內解除”。
去年歐盟大力推動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主要國家是德國和法國,但是隨著德國政局的更迭,情況也有所變化。芮柯德指出,有跡象顯示部分歐盟會員國重新考慮這項解除禁運的立場,例如德國總理默克爾去年秋天就公開表示,德國不再支持解除這項武器禁運;今年二月歐盟輪值主席奧地利外長普拉斯尼克與中國官員會面后也清楚表明,解除武器禁運問題在歐盟內部并沒有共識。
內地專家指出,事實上,歐盟解除對華軍售禁令的最大阻力,并非來自內部,而是美國的極力阻撓,并威脅進行報復。中國資深外交專家、外交學院院長吳建民較早前指出,中國和歐洲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如果排除軍售解禁這方面的問題,那就不是全面的。很大的問題是美國的壓力,如果解禁,美國要對歐洲進行制裁?!艾F在跟歐洲人談,他們說這個事情不符合歐洲的利益;從發展的趨勢來看,我覺得還是會解除的”。
有分析認為,美國人似乎有一種默契,即美國可以讓中國在經濟上發展強大,但軍事上絕對不能同美國平起平坐。這種想法嚴重影響了美對華軍事政策,也導致美極力圍堵歐盟和以色列等對華軍售。目前,美國方面極力圍堵對華軍售呈現新的特點:美國比過去更加主動和積極;以前都是美國政府操作,但現在國會也開始介入,而且比以往的力度都要大。(來源:大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