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紀的幾場戰爭中它上演了不可戰勝的傳奇,也留下了折戟沉沙的一幕
F-117A隱形戰斗機首次用于實戰是在美軍入侵巴拿馬的作戰中。1989年12月20日,為了支援美國陸軍別動隊在巴拿馬里奧阿托的空降作戰,美國空軍首次出動6架F-117隱形戰斗機參戰。這場實戰考驗讓美軍認為,投入大量資金研制F-117A隱形戰斗機是值得的。在作戰上,兩架F-117A使用激光制導炸彈精確地轟炸了目標,在巴拿馬國防軍中造成了混亂,為美軍突擊隊的空降減少了障礙。
而F-117真正聲名鵲起、名揚四海是在上世紀90年代的海灣戰爭中。1991年1月17日凌晨3時(正式發起攻擊時間)之前9分鐘,F-117就已經溜進了伊拉克的領空,投下了第一次海灣戰爭的第一顆炸彈,攻擊了伊拉克南部的一個防空指揮中心。接著它又向伊拉克西部一個地區防空作戰中心投下了炸彈,從而在伊拉克防空網上撕開了一個大洞。
后來在“沙漠風暴”行動期間,42架F-117A隱形戰斗機在伊拉克的夜空中,執行危險任務達1271次,共投彈2000多噸,竟無一受損。在多種參戰飛機中,唯有F-117承擔了攻擊巴格達市區目標的任務。據統計,在整個戰爭期間,F-117承擔了攻擊目標總數的40%,投彈命中率為80%~85%。有人作過對比,1架單座F-117A攜載2枚1.82噸制導炸彈所達到的作戰效果相當于10名乘員的B-17重型轟炸機飛行4500架次、投彈9000枚所達成的作戰效果。一時間F-117A似乎成了一種不可戰勝的戰機。
然而,在1999年美國與北約空軍空襲南斯拉夫時,F-117A折戟沉沙。1999年3月27日,一架F-117A被老式的薩姆-3導彈擊落。隨后另一架F-117A被擊傷。F-117A作為隱形戰機“無法被發現和擊中”的傳奇被徹底打破。
F-117A失利的最重要原因是這種專門執行轟炸任務的飛機在隱形技術上存在軟肋。由于雷達隱形涂料對于波長十分敏感,現代長波雷達的精確度正在逐漸提高。試驗表明,超視距雷達可在2800公里范圍內對隱形飛行器提供遠程預警。在海灣戰爭中,沙特的法制“獵鷹”雷達就多次在20公里以外發現F-117A,英國驅逐艦更在80公里距離上發現過它。
此外,F-117A為了追求隱形外形,給飛機的其他性能帶來了許多弊端,如空氣動力性能不好,飛行不穩定,機動性較差,飛行速度低。美國空軍經過伊拉克戰爭發現,F-117A能夠完成的作戰任務基本上都可以通過F-16、F-15E戰機的組合來完成。隨著F/A22和F-35的服役,專門以隱形為目的的戰機設計已經無法在現代戰場實現作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