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站消息:臺當局防務主管部門去年底出版了一本內部發行的名為《塵封的作戰計劃》的書,書中披露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當時的臺灣領導人蔣介石曾經主導展開極機密的“國光計劃”,打算瞞過美國人對大陸進行軍事反攻,只不過半個世紀以來,從未付諸實行。
據臺媒報道,此書已于去年底在島內出版,不過仍為對內發行刊物,屬于非賣品。據悉,臺灣軍方訪談17位曾經參與“國光計劃”的退役臺軍將領,編寫完成“國光計劃”的口述歷史,解密反攻大陸計劃。而外界也首次得知,反攻大陸居然是通過“挑釁大陸開戰”揭開序幕。
1963年5月2日,敗退臺灣的蔣介石提出“開戰指導”,并親自指示參謀人員研擬如何炮擊大陸3到4天后,誘發大陸進行炮戰,臺灣方面再向世界宣布大陸挑釁,作為臺灣行動借口,接著是空軍反制作戰,數日后展開登陸戰。但蔣介石的指示于5月30日被臺軍方參謀人員推翻,而被人評為“乾綱獨斷”的蔣介石,卻采納了參謀的意見。
報道稱,早在1960年,臺灣軍方即成立“國光作業室”,由臺軍朱元琮中將擔任主任,正式展開擬定反攻大陸的作戰計劃。而在此之前,臺軍方雖也曾進行規模較小的“凱旋計劃”、“中興計劃”,都不如“國光計劃”具體與范圍廣泛。為了掩護“國光計劃”,臺軍方另外在臺北縣新店碧潭成立“巨光計劃室”研擬與美軍進行聯盟反攻作戰,藉以向美方隱瞞臺灣準備進攻大陸的軍事意圖。
“國光作業室”下轄“陸光(陸軍)”、“光明(海軍)”、“擎天(空軍)”三個工作室。陸光下轄光華(登陸作戰)、成功(華南戰區)兩工作室。光明下轄啟明(63特遣隊)、曙明(64特遣隊)兩工作室。擎天下轄九霄(作戰司令部)、大勇(空降特遣)兩工作室,共動員臺三軍精英207人。
“國光計劃”含“敵前登陸、敵后特戰、敵前襲擊、乘勢反攻、應援抗暴”等五類26項作戰計劃,所有計劃都策劃到師的任務層級。1965年6月24日,在左營桃子園外海實施模擬登陸演習中,有5輛LVT水陸裝甲運輸車被浪打翻,造成數10人死亡,是“國光計劃”演習中傷亡最大的一次。
而“國光案”在1965年達到高潮,6月17日,蔣介石在臺陸軍官校召集軍方基層以上干部,以官校歷史檢討會為名義進行講話,預備發動反攻,所有干部都已預留遺囑,軍方同時選擇最適合登陸戰發起的“D日”。
同年8月6日,臺海軍“劍門”、“章江”軍艦執行“海嘯一號”任務,運送特戰人員偵測大陸沿海及實施“國光計劃”所需情報,被大陸魚雷艇擊沉,死亡官兵近200人;11月14日,一艘臺海軍“永字號”艦艇在烏坵被解放軍擊沉。
海戰的慘敗讓蔣介石認識到,臺軍已喪失制海優勢,發動登陸作戰至為困難,從此“國光計劃”規模逐年縮減。1970年后,國際局勢發生巨變,臺灣被逐出聯合國,反攻大陸更難獲得國際認同?!皣庾鳂I室”遂于1972年7月20日裁撤并入臺當局“國防部作戰次長室”,至此,蔣介石反攻大陸的計劃宣告破產。(來源:中國臺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