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當前風起云涌的世界新軍事變革,對空軍武器裝備的發展產生著極大影響。近幾年,世界主要國家新型戰斗機研制不斷取得突破,各種飛機的信息化改造和升級日益升溫,為空中作戰平臺嵌入信息化內核,使之發揮出信息化作戰效能,已經成為世界空軍武器裝備發展的一大趨勢。
高度重視網絡中心戰能力。2005年初,美國防部發布《實施網絡中心戰報告》,完善了網絡中心戰的概念及理論,提出未來實施網絡中心戰的策略,進一步統一了美軍網絡中心戰建設的思想,從總體上規劃了網絡中心戰的未來發展方向。與此同時,美軍還對近幾年的網絡中心戰能力建設進行總結、研究與分析,于2005年啟動網絡中心戰的應用案例研究,希望通過對實踐的研究分析進一步完善理論,并為理論更好地指導實踐提供依據。美空軍新版展望文件透露,為提升網絡戰能力,美空軍將建立一個類似“網絡司令部”的機構,來指導美空軍的電子戰。
目前,美國空軍正在對長期服役的B-52轟炸機升級,使之具備信息共享和網絡中心戰能力。對于新一代隱身戰斗機F-22,美軍稱,盡管其電子戰能力十分強大,但網絡中心戰能力不足。為F-22提供網絡中心戰能力,已成為未來F-22項目發展的重點。此外,英國、印度、澳大利亞和法國等也開始高度重視網絡中心戰建設,根據自身情況,選擇適合本國的網絡中心戰發展道路。
近太空信息對抗裝備有新發展。近太空是指介于飛機的飛行空間和航天器軌道空間之間的區域,一般指距地面20~100公里的空間,包括大部分平流層,全部中間層和部分電離層。隨著傳感器技術、新材料技術領域取得進展,近太空軍事利用成為可能。近太空平臺在情報、監視、偵察、通信中繼、預警與導航、電子戰方面比航空平臺和空間平臺更具優勢。目前,外軍正在開發的近太空飛行器項目越來越多,主要集中于浮空器項目。美國近太空浮空器的發展最引人注目,目前其近太空項目主要有:導彈防御局用于監視和通信中繼的高空飛艇、空軍倡議開發的“近太空機動飛行器”、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設計的可充氣、一次性使用的高空氣球及太陽能無人機等。
空中信息平臺的功能不斷擴展。據外電報道,英國目前正在積極推進下一代情報、偵察和監視系統的核心“哨兵”機載防區外雷達飛機及雷達系統集成計劃。2005年11月,由美國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領導研制的E-10A多傳感器指揮和控制飛機項目完成了關鍵的平臺設計評審。為提供E-10A指揮控制無人機、協調天基雷達和情報、監視、偵察等功能,美空軍計劃對E-10A進行升級。為提高E-8C對目標更精確的跟蹤能力和戰場管理能力,美空軍2005年底要求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對E-8C“聯合監視與目標攻擊雷達系統”進行升級。
對無人機信息平臺的投入加大。無人機最初的應用主要是偵察和信息中繼。據有關統計,目前從事研究與生產無人機的有30多個國家,研制型號已達250種以上,其中絕大部分是用做信息平臺。在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中,美軍嘗到了無人機作為信息平臺所帶來作戰優勢的甜頭,加大了對無人機信息平臺的投入。美空軍新版展望文件稱,在加緊對現有的“全球鷹”和“捕食者”無人機進行技術升級的同時,擴大對這兩款無人機的采購規模。“全球鷹”無人機飛行高度高,具有對廣闊區域進行搜索的能力,在加裝新型的信號情報系統和多用途雷達探測器后,將為部隊指揮官提供更加及時、可靠的戰場信息。而“捕食者”無人機具備的情報獲取和火力打擊雙重能力,可實現“發現后即打擊”,大大縮短了探測器到射手的時間。(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