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34戰斗機
·愿對華出售蘇-34邀中國研發第五代戰機
俄媒體還報道,俄方提議出售給中國數架圖─22M3型遠程轟炸機,卻未得到中方立即回應。該機去年8月在中俄聯合演習中大出風頭,當時便傳中國有意引進,借演習看其性能。看來,該筆軍購至今未明朗。
但是,伊萬諾夫卻在公開場合透露,今年將有一批蘇─34戰斗機編入俄羅斯空軍服役。當記者提問“中國購買此類飛機的可能性時”,伊萬諾夫說,如果中方有興趣,俄羅斯不排除這種可能性,雙方可就此問題進行談判。
另外,俄羅斯目前正推動“第五代航空綜合工程”計劃,外界早有傳聞中國對此興趣極高,至于有無機會參與,伊萬諾夫表示:“我不能排除,從長遠看是有可能的。”但這位經常穿梭中俄兩國的伊萬諾夫不否認,實現這些還有長路要走,包括雙方需解決一系列經濟和法律問題,如中俄雙方迄今未簽署保護知識產權等相關協議。
事實上,俄有意邀請中國參加第五代戰斗機研發的事早就有說法。去年4月,“蘇霍伊”設計局在俄第五代戰斗機的招標中勝出,獲準主持該項目研究。除蘇霍伊設計局外,米格航空公司和雅科夫列夫設計局也將參與這一項目。俄羅斯生產第五代戰斗機,主要是為了對抗美國的F-22“猛禽”,這一計劃可能耗資15億美元。該機型計劃于2006年進行首飛,2010年正式投產。
上世紀九十年代初,美國開始正式研制下一代多用途戰斗機-聯合攻擊戰斗機,計劃取代美空軍的F-15E、F-16、A-10和F-117,海軍的F-14,海軍陸戰隊的AV-8B,英海軍的海鷂式和空軍的鷂式等飛機。它采用一機多型設計,共有常規型(CTOL)、航母型(CV)和短距起飛/垂直降落型(STOVL)三種型號,分別滿足不同軍、兵種的要求。美英兩國準備生產3000架,加上其他國家購買,預計聯合攻擊戰斗機的生產總量為5000到6000架。俄羅斯方面估計,聯合攻擊戰斗機一旦進入到世界航空市場,俄羅斯的第四代戰斗機蘇-27和米格-29將失去競爭力,這就迫使俄羅斯集中一切力量研制新型戰機。
據俄空軍有關資料判斷,這種新型戰斗機的飛行重量為20噸,介于米格-29和蘇-27之間。新型戰斗機還將滿足未來戰斗機的公認標準,即超機動性能、不易被發現、超音速巡航等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