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在線消息:胡主席強調指出,要著眼于立足現有裝備打仗,提高戰術技術水平,提高指揮藝術,努力摸索和掌握對付高技術對手的有效方法。這是胡主席站在時代和戰略的高度,著眼軍隊履行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使命,對我們提出的新任務,為我軍軍事訓練的創新發展指明了方向。
·堅定用現有裝備打贏的信念
一切軍事活動都是建立在客觀現實基礎上的,從實際出發是軍事活動必須遵循的根本原則。軍事訓練所面臨的最大實際是掌握武器裝備的軍隊和武器裝備這個物質基礎。在裝備建設上,我們通常強調打什么仗就發展什么武器裝備,但在軍事訓練上,則必須強調有什么武器裝備打什么仗。部隊的職責就是立足現有武器裝備研練、提高打仗的本領。我軍現有武器裝備雖然有了較大發展,但與高技術對手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現階段甚至較長一段時期內,仍必須立足劣勢裝備打仗。
以劣勢裝備打贏信息化戰爭的信心不足,是當前軍事訓練創新發展必須解決好的一個重要問題。對此,應大力加強我軍新世紀新階段歷史使命教育、職能教育、形勢戰備教育和戰斗精神教育,引導廣大官兵既要看到先進科學技術物化為武器裝備給戰爭帶來的深刻影響,又要看到高技術裝備的局限性;既要看到技術優勢對戰爭勝負的巨大作用,又要看到人的主觀能動性對戰爭結局的決定作用;既要看到物質力量因素的單一作用,又要看到政治、經濟、外交、精神等因素的綜合作用,以辯證的科學思維克服盲目性,增強立足現有武器裝備打贏戰爭的責任感和緊迫感,堅定化劣為優、以劣勝優的信念,為軍事訓練創新發展注入強大的思想動力和持久熱情。
·熟練使用手中武器裝備
戰斗力的存在形式表現為人與武器裝備的有機結合,二者結合得愈好,戰斗力水平就愈高。結合來源于實踐,提高現有裝備打贏能力,歸根到底在于一個“練”字。按常理說,同樣的武器裝備,誰的訓練積累多,誰就會在對抗中取勝;從我軍的情況看,武器裝備處于劣勢,就更需要通過加強訓練,以彌補武器裝備方面的不足。如果武器裝備不行,訓練再不強,打贏能力從何而來?
事實上,由于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我們的現有武器裝備訓練仍處在不高的層次。對不少裝備的技術性能從理論數據上掌握多,實際操作缺;操場化訓練多,戰場化訓練缺;從技術層面抓人裝結合多,從戰術層面抓裝備運用研練缺。立足現有裝備練打贏,一應堅持勤學苦練!笆税阄渌嚒比烤。上世紀六十年代群眾大練兵運動中涌現的各類訓練尖子,哪一個不是經過千錘百煉才成功的。練好手中武器,就是要做到像“曲不離口”、“拳不離手”那樣,堅持常練常新、熟自生巧,只有平時多流汗,戰時才能少流血;二應貼近實戰苦練。必須按照現實軍事斗爭準備的需要,根據作戰對象和作戰地區的特點,突出使命課題,突出一體化聯合作戰,構建復雜逼真的戰場環境,加大強度難度,多搞對抗性、檢驗性訓練,使訓練真正走向實戰化;三應重視科學訓練。自覺拓寬訓練思路,改進訓練條件,創新訓練方法,提高訓練時效。當前,必須堅持以新裝備訓練為引導,帶動新知識、新理論的學習,帶動新技能、新戰法的研練,在新老裝備結合訓練的實踐中尋求戰斗力的躍升。要發揚我軍練兵的優良傳統,廣泛開展信息化條件下的崗位練兵活動,人人參與,比學趕幫,在普及中提高。
·著力提高官兵綜合素質
有了高素質的軍人,才有可能立足現有裝備塑造過硬的打贏能力并實現可持續發展。我軍廣大官兵已經具備了很多素質優勢,但與發達國家軍隊相比,在科學文化素質、軍事專業素質等方面仍有明顯差距。必須著眼建設學習型軍營、爭當知識型軍人的要求,依據人才戰略工程規劃,積極探索軍事人才隊伍建設規律,廣開渠道,廣攬人才。必須建立科學的人才素質標準,強化素質教育,完善考評激勵機制,促進人才生長。必須以信息化為主導,狠抓科技知識學習,既了解高科技在軍事領域的應用及發展趨勢,又了解相關技術原理、強勢弱點、攻防應對之策。高科技知識學習應力求與新裝備訓練、外軍研究等結合起來,既利于加深對科技知識的理解,又利于把科技知識轉化為運用裝備的能力、增強戰法研究效果。
·充分發揮理論牽引作用
提高現有裝備的打贏能力,必須注重理論創新,并用創新的理論指導訓練實踐。部隊開展軍事理論研究,應堅持以信息化戰爭為主題,深入分析其特點,把握其發展趨勢,防止脫離戰爭的時代特征;應堅持以戰法研究為核心,根據可能擔負的任務,分課題、分系統、分層次地探索組織指揮、作戰兵力和武器裝備的運用及各種保障,拿出應對之策,防止偏離主題、上下一般粗;應堅持以系統客觀研究為準則,全面研究敵情、我情、地形等諸要素情況,具體分析敵我雙方人員、武器裝備的優劣長短,對敵人的強點不縮小、弱點不放大,對我軍的弱點不縮小、強點不放大,防止以偏概全、搞一廂情愿;應堅持以獨立思考為基礎,在善于從別人的創新成果中吸取營養的同時,敢于獨辟蹊徑、自主創新,形成符合自己特點的獨到見解,防止照搬照套;應堅持以應用轉化為目標,通過訓練將理論成果轉化為現實戰斗力,防止重理論輕實踐、重刊登交流輕實際應用等傾向性問題。(來源:解放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