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海軍533護衛艦
環球在線消息:夏日的一天,游弋在東海某海域的海軍533號導彈護衛艦上響起急促的戰斗警報。
這不是演練。某國海軍一艘大型戰艦沿某海峽南下,533艦正在奉命執行跟蹤監視任務。全艦官兵戰風斗浪,嚴陣以待,使外艦不敢越“雷池”半步。
至此,533艦已30多次圓滿完成戰備巡邏、護漁護航、海上演習等重大任務,并在訓練比武中勇奪45項第一,25次受到海軍、艦隊表彰,成為扼守東海海峽的一柄利劍。
533艦是我國第一代國產導彈護衛艦,已經服役20多年,一直擔任所在部隊海上指揮艦。然而,裝備的老化,使這艘昔日叱咤海疆的戰艦,一度風光不再:在一次帶戰斗背景的防空演練中,533艦因主機艙高壓氣瓶泄漏,造成主機遲遲不能啟動,15分鐘后才勉強完成防空疏散。緊接著,在一次開赴某海區執行演習任務途中,在大風大浪中連續航行21個小時的533艦,因舵機滑油壓力管老化爆裂,不得不退出戰斗。
接二連三的事故,大家不禁懷疑,超期服役的老裝備到底還能不能打仗?
叱咤海疆20多年的“旗艦”難道真的該退出“江湖”了嗎?軍人大會上,艦長陸正良說:“裝備老化是客觀事實,但世界上沒有守著裝備坐以待斃的軍人,只有面對困難止步不前的懦夫!”
艦黨支部用近年來全艦執行各項重大任務取得的成績告訴官兵:只要更新觀念,老裝備照樣可以打勝仗!面對戰場的反思,全艦官兵形成一個共識:“上級把533艦交給我們,就要不斷挖掘它的潛能,發揮它的作用。裝備服役一天,就要戰斗一天!”
訓練是戰斗力的基礎。艦長陸正良帶領官兵重點研究如何利用現有裝備“揚長避短”和“以劣勝優”,全面修改、補充和完善各種預案和戰法,并探索出了6項實用新戰法。“對敵進行攻勢水雷封鎖”、“打擊敵××型驅逐艦”、“海上指揮所應急展開”等預案一次次從“紙上”、“圖上”走向大海,在實際對抗中接受檢驗。
“人是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通過培養高素質的人才,可以有效彌補裝備老舊的不足。”533艦的裝備雖然信息化程度不高,但他們始終把官兵作為推進戰斗力建設的動力源,培養官兵過硬的素質。
艦黨支部堅持每周一個“高科技知識學習日”,開設軍事高科技知識講座,開展計算機等級培訓,先后有46名官兵通過培訓達到了計算機二級水平,90%的戰士達到了一級水平。全艦成立了35個專業學習小組,結成了63個“師徒對子”,每名官兵都能做到精通本職戰位,熟悉相關戰位,了解全艦作戰。2000年以來,有6名艦(副)長和19名部門長全訓合格。
高素質海上精兵成為戰斗力建設的中堅。只有初中文化的反潛兵王良興,通過勤學苦練成了名副其實的“電瞄神算手”,在艦隊、大隊組織的專業比武中連續3次奪得個人第一名。機電兵黃志誠多次在基地組織的專業比武中奪得第一名,當兵第3年就被破格任命為電機班長,首開重要職位由年輕士兵擔任的先例。533艦到南沙執行戰備巡邏任務,3個多月時間,黃志誠個人值更1000個小時,自行排除電機故障15起,保障戰艦圓滿完成戰備值班任務。
2006年4月,533艦參加上級組織的聯合編隊實兵演練。面對裝備性能明顯占優勢的對手,533艦毫無懼色。攻勢布雷,轉眼間在海上拉起一道道“死亡防線”;反潛作戰,不需幾個回合立即讓潛艇無處藏身;主炮射擊,彈無虛發;導彈攻擊,首發命中。官兵們用驕人的戰績宣告:超期服役的“旗艦”,銳不可當,雄風依舊。(來源:中國青年報-軍事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