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影片劇照
《不能沒有你》取材于2003年臺灣一條單親爸爸抱女兒欲跳天橋的社會新聞。當時有超過六個臺灣電視臺做了長達20分鐘的現場報道,“來自高雄一名三十八歲的李姓失業男子,抱著女兒在臺北火車站前天橋上,作勢要往下跳。該名男子坐在天橋欄桿上以美工刀割腕,身上血跡斑斑”。于是天橋事件成了家喻戶曉的惡性新聞,但跳天橋的男子很快便被人們遺忘,事發兩天之后,再也沒有一家媒體去做跟蹤報導,也沒有人再去關注這對父女的現實處境如何。
在這個誓死博眼球、爭票房的年代里,戴立忍簡直像極了一個帶著文藝范兒的幼稚憤青,他的《不能沒有你》,采用黑白影像,手法無比簡潔卻最大程度的還原了事件本身,打斷骨頭連著筋的濃厚親情、無謂的官僚心態、無法解決現實問題的荒謬法制,延伸至階級拷問。
在《不能沒有你》劇中,貧寒的父親為了辦理即將入學的女兒妹的戶籍問題,帶著帳篷與棉被,載著女兒騎了五天四夜的機車,來到熱鬧的臺北市,找立委求法。幾番挫折之后,他甚至想到了拿DNA證明書去“總統府”陳情,卻在大門前被年輕的便衣憲兵駕走。父親和女兒沮喪的坐在公園里,身旁是干癟的皮包。父親終于決定用自己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抱著女兒,坐在天橋上的父親,一手拿著美工刀一遍遍狠狠的割向自己的脈搏,一面嘶吼:“社會不公平”。父親被警車帶走,女兒被社工送去陌生的寄養家庭。兩年后出獄的父親,在得知女兒重患孤獨自閉癥之后,再度找到社會局,詢問妹妹的下落。最終,被拒絕的父親,只好天天跑到高雄市的每一間小學門口去盼望著女兒的出現。
全片充斥表達了種種壓抑、憤怒、無助、悲哀、絕望的情緒,狠狠積壓在筆者心頭,眼淚最終爆發與影片中父親的血液一起井噴,也終于理解了戴立忍一再強調的“同理心”是為何物。
(來源:新華網 編輯:歐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