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推薦> 哈馬斯7日回復是否接受以色列長期停火協議 | 伊拉克女恐怖嫌犯落網 曾招募80余女人彈 | 辛普森因綁架罪等被判33年監禁 | 五角大樓明年計劃招募千名外籍醫護 | |
沙龍中風評論篇:一生功過 自有后人評說
2006-01-06 16:30:58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從一個農夫到一名軍人,從一名戰功赫赫的將領到叱咤風云的政治家,從在巴勒斯坦被占領土上狂建定居點的強硬派到從加沙撤軍的現實主義者,從一名不肯向阿拉伯人退讓半步到同意巴勒斯坦人建國,沙龍一生跌宕起伏,功過交加。 作為一名個性十足,富有爭議的政治人物,沙龍的公務生涯橫跨了多半個世紀。作為一名軍人,沙龍參加了大多數以色列的戰爭,以作戰勇猛,戰術大膽,時不時地違抗上級軍令著稱,充滿傳奇色彩。出生于特拉維夫一個俄羅斯猶太人移民家庭,沙龍自14歲起就為以色列的獨立而戰,歷任各種軍職。他的軍事生涯既充滿了戰斗的輝煌,也充滿了殺戮和流血。 在1973年的中東戰爭中,他率領部隊大膽渡過蘇伊士河,突入埃及境內,猛打猛沖,一舉扭轉了戰斗局勢。這是他戰斗生涯的輝煌時刻,被譽為戰斗英雄,國家救星。然而,1982年,作為國防部長,他大舉入侵黎巴嫩,縱容基督教武裝對巴勒斯坦難民進行了大屠殺,他又成為國家的恥辱。 盡管矢口否認自己有錯,他不得不在國際社會的怒吼聲中辭去國防部長職務。但他不甘心就此結束自己的政治生命,又卷土重來,再入內閣,并不顧國際社會的抗議,在加沙和西岸地區大建猶太人定居點。 作為政治家,他毫不留情地推倒、碾碎他面前的一切絆腳石,有“推土機”之稱。1999年,利庫德集團在競選中一敗涂地,從執政黨淪為在野黨,沙龍也變為反對黨議員。但是,他不甘寂寞,在2000年9月28日闖進耶路撒冷老城圣殿山,宣揚以色列對此擁有主權,引發了以巴間大規模沖突和政治危機。當時的巴拉克總理被迫辭職,而沙龍自己卻乘亂以73歲的高齡當選為以色列總理。 在第一任期內,他忙于鎮壓巴勒斯坦人的起義;在第二任期內,他審時度勢,一反常態地承認對巴勒斯坦人的統治是占領,同意巴勒斯坦人可以建國。他致力于從加沙撤軍,毅然決然地脫離自己協助創建的利庫德集團,另建新黨,謀劃與巴勒斯坦人實現最終的和平。這就是沙龍,一個個性鮮明,有棱有角,功過交加的沙龍。(王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