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遼寧兩年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政府準備貼息支持一些企業貸款,“困難群眾生活比我們看到的還要艱難得多”……
近日,全國人大代表、遼寧省省長張文岳在接受新華社專訪時,談到遼寧今后發展實話實說。
說振興 GDP兩年增12%以上
張文岳說,黨中央提出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后的兩年來,遼寧經濟社會發展出現了良好的發展態勢。
他說,這兩年全省經濟增長始終保持12%以上的增長,地區生產總值去年已經達到8005億元。同時,遼寧經濟運行質量和效益也有比較大的提高。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連續兩年保持20%以上的增長。2005年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已經達到674億元。
謀發展 盡全省之力支持裝備業
對于遼寧今后的發展,張文岳說,今后五年裝備制造業的發展是振興遼寧老工業基地的一件大事。
提到自主創新,張文岳說:“把這些年引進的技術設備消化吸收再創新,這是最便捷的方法。”
張文岳還認為,遼寧發展裝備制造業首先要突出重點:
■要抓基礎裝備,尤其是抓高檔高速數控機床。
■成套設備。
■交通設備,要整合全省汽車行業,把汽車產業做大。
張文岳還坦承遼寧裝備制造業要著重解決三個薄弱環節:
■控制系統。主要解決電子元件、解決軟件技術方面存在的問題。
■發動機。
■重要的核心部件生產。造大船所需要的柴油發動機曲軸就要進口,曲軸的進口量實際上決定了造船能夠承接的訂單。
“我們一定要盡全省之力,支持裝備業發展,特別是扶持在全國、在國際有影響的大企業的發展。”張文岳說:“我們還鼓勵企業走出去,既占領國內市場,又占領國際市場。從而增強企業的經營規模,擴大企業市場影響力。總的來講,要把裝備制造業做得更強,做得更大。”
看民生 心念棚戶區居民難處
張文岳還特別提到了遼寧棚戶區改造問題。
他說,遼寧棚戶區面積很大,涉及困難群體人數很多,這是幾十年甚至是上百年遺留下來的老工業基地的老問題。
對于棚戶區居民進新房,張文岳說,“住在棚戶區都是困難群眾、困難群體,如果說不幫助他們解決貧困的問題,即便是住進去了也住不久。”
張文岳說,要解決棚戶區居民困難的問題,首先要解決他們就業和再就業的問題,對沒有就業能力,特別是老礦工、老職工、老人,生活很困難的棚戶區居民,省級財政、市級財政要給予補貼,屬于低保對象的先納入低保,應保盡保。
張文岳還表示,住進新房的群眾的取暖問題、用電問題、用水問題,以及物業收費的問題,也將采取有效的措施,逐步解決。
張文岳省長實話錄
■包括在一個時期之內對企業需要的貸款,政府準備貼息,使得這些企業能夠獲得足夠資金進行技術改造。
■雖然這幾年遼寧發展很快,但是和東部一些地區差距卻越來越大,某些指標甚至被中部地區一些省份超過去、趕過去了。所以今后五年我們要立足于全國看遼寧,立足于沿海看遼寧,這樣才能增加我們的動力,增強我們的信心,當然我們自己也給自己添加了強勁的壓力。這樣才能促進發展。
■居住在棚戶區里的困難群眾生活條件確實非常艱難,甚至比我們了解到的、看到的還要艱難得多。
(來源:新華網 2006年3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