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院打算為伊朗開設“虛擬大使館”,經由互聯網向伊朗人提供赴美簽證和學生交流項目等信息。
設“使館”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克林頓近期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和美國之音波斯語頻道采訪。希拉里說,盡管華盛頓與德黑蘭關系緊張,但美國方面仍希望拓展與伊朗人的接觸。
“目標是,明確地向伊朗人、尤其為數眾多的年輕人傳遞(信息),美國不反對你們……我們支持你們的愿望,”美國之音26日援引希拉里的話報道,“如果伊朗政府明天就改變主意,我們將極為激動。”
希拉里說,“虛擬大使館”網站計劃今年年底上線,屆時將為普通伊朗人提供簽證和其他項目信息。
一些伊朗學生1979年11月4日占領美國駐伊朗大使館,劫持并扣押52名美國人。兩國次年斷交,至今沒有恢復外交關系。現階段,雙方互設利益代表處處理簽證移民等事務,伊朗利益代表處設在巴基斯坦駐美使館內,美國利益代表處設在瑞士駐伊朗使館內。
“示好”的同時,希拉里不忘辯護美國對伊朗的一系列制裁措施。她承認,美國對伊朗的經濟制裁會給伊朗人制造麻煩,但“這些制裁是施壓伊朗領導人的最佳工具”。
講“核談”
在伊朗核問題方面,希拉里告訴英國廣播公司記者:“我們看到令人不安的苗頭和行動,(伊朗)持續(鈾濃縮)轉換努力,以構建一個核武器項目。”
希拉里說,伊朗“正在欺騙國際原子能機構”,美國“不希望與伊朗發生沖突,但我們確實希望看到伊朗領導人改變他們的觀點和行為”。
數年來,西方國家始終懷疑伊朗以核能為由秘密發展核武器,伊朗則堅決否認,堅稱本國核項目旨在和平利用核能,應對國內能源緊缺現狀。此后,多方與伊朗接觸,試圖形成固定談判機制,但核談之路走走停停,拖沓至今。
希拉里在采訪中表明美方立場:與伊朗重啟核談的大門保持敞開。但她暗示,核談前景由于德黑蘭內部政治分歧而變得復雜。“我相信,(德黑蘭)內部存在一股力量斗爭……他們只有選出愿意作為的人,才能確定他們真正愿意作為的事,”她說。
媒體解讀,希拉里所指“政治分歧”,是近期伊朗最高領袖大阿亞圖拉賽義德·阿里·哈梅內伊與總統馬哈茂德·艾哈邁迪-內賈德之間的矛盾。
今年以來,議會保守派支持的哈梅內伊與艾哈邁迪-內賈德暗中角力,在內閣人選、政策措施等方面幾度交手,德黑蘭核心圈出現不和聲音。今年年中,艾哈邁迪-內賈德甚至以“消極怠工”做法抗議總統權力受到干涉。
斥“陰謀”
美伊糾葛近期因沙特阿拉伯駐美國大使暗殺陰謀而加劇。美國指認伊朗策劃暗殺,而伊朗則反駁美國“潑臟水”。
采訪中,希拉里繼續堅持美方觀點。她告訴英國廣播公司記者,美方持有充分證據。
“一些年前,我執教刑事法。這是一樁有明顯事實的案例,當然會引發正確設問,我認為這會是一樁成功的案例,”希拉里說。
美國司法部門本月11日宣布挫敗一起暗殺沙特駐美國大使阿德爾·朱拜爾的圖謀,聲稱伊朗革命衛隊下屬組織“圣城軍”與暗殺事件相關聯。但伊朗方面拒絕美方指控,艾哈邁迪-內賈德批評美方意圖“在伊朗和沙特之間制造嫌隙”,轉移美國民眾對國內經濟痼疾的注意力。
希拉里告訴美國之音記者:“我理解民眾的質疑,因為它是一個如此駭人聽聞的陰謀。當我們揭露它時,我們也感到震驚。”
面對英國廣播公司記者,希拉里說,暗殺圖謀是“對美國人的嗤之以鼻”。
(來源:新華社 編輯:諶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