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2邁克爾·埃斯納Michael D. Eisner
很久很久以前,有個魔術仙境叫做迪斯尼,在那里,住著一個叫邁克爾的男人。他每天都沉浸在幸福當中:他是節目的主持人,有著自己的游樂園,設計著優雅的酒店,以及在別人還沒有玩之前就嘗試那些新的云霄飛車,而且,還不用排隊。如果他不喜歡一部電影的結尾,他只要動一動手指頭,就可以改變。他帶給了父母以及小孩們歡樂,也帶給他們臉上的歡笑。他幫他自己以及公司賺了一疊又一疊的錢。他拯救了一個美國的標志企業,許多人說他是最棒的生意人。幾乎所有人都很喜歡邁克爾。
如果這是一部迪斯尼電影,此刻電影收場,所有人都會繼續開心下去。但是,真實生活并非如此。迪斯尼的CEO邁克爾·埃斯納(Michael D. Eisner)并沒有讓人們開心下去。自從1994年他的二把手弗蘭克·維爾斯在飛機事故中喪生,他的常年合作伙伴杰弗里·卡曾伯格(Jeffrey Katzenberg)離開,迪斯尼的魔法就失效了:推不出轟動的經典動畫,對ABC電視臺的收購失敗,"9·11"后迪斯尼樂園收入萎縮,還有大量的高層員工離開……
知道這一期間埃斯納的收入是多少嗎?15年間,他兌現的期權達到8.5億美元,這還不算他的高薪。埃斯納是美國收入最高的CEO之一,甚至CEO高薪的潮流都是由他開始的。
1984年,當埃斯納從派拉蒙轉投迪斯尼,他請美國最杰出的薪酬顧問格雷夫·克里斯特爾(Graef S. Crystal)起草了雙方的和約。而這份和約的核心就是:高薪,加大量的期權??死锼固貭柹踔撂嵝训纤鼓峁镜亩聲f,這份合約有可能使埃斯納成為有史以來收入最高的首席執行官。
更糟糕的是,埃斯納從來無法學會與人合作。早在派拉蒙時,他就無法與自己的上司巴里·迪勒融洽相處,認為從未上過大學的對方缺乏創造力。而當他成了迪斯尼的CEO,及美國商界收入最高的CEO后,他與外界的溝通就變得更難了。
他熱衷于否定身邊的人,無論對方的工作究竟如何。比如他從ABC電視臺時起的合作伙伴卡曾伯格,堪稱好萊塢最勤奮的經理人,他每天5點半到辦公室,開始閱讀各種資料,白天則經常同時在三個電話上與外界聯系。正是在卡曾伯格的管理下,一度沉淪的迪斯尼動畫部門制作出了《小美人魚》、《美女與野獸》、《阿拉丁》和《獅子王》四部動畫史上的杰作,與Pixar簽訂了6部動畫的合同,并收購了米拉麥克斯這座日后的聚寶盆。但埃斯納習慣在各個場合侮辱卡曾伯格,當他們討論《鐘樓怪人》的動畫劇本時,本科時主修文學的埃斯納表現出對原作《巴黎圣母院》的熟知,當卡曾伯格對此表示驚喜,他回答說:"因為我上過大學。"
到了1990年代末期,埃斯納手邊可用之人已經極少,而在媒體進行的"美國最糟糕的管理團隊排行榜"上,迪斯尼的管理團隊在1800個公司中名列第十。
但埃斯納依然對外堅持說迪斯尼公司的問題是暫時的和可以解決的。迪斯尼的管理班子?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好。迪斯尼的產品?無與倫比。它的品牌?娛樂界艷羨的對象。"也許我有些瘋狂,但我不認為這是一場危機,"埃斯納說。 "我們被否定得太早了一點兒。"
"我一生都在扮演奧德賽斯的角色(Odysseus),"埃斯納說。"我將自己綁在桅桿上,不去聽海妖的聲音。在我們這行里海妖就是代理商、投資銀行家、媒體,只要你在過去十分鐘里沒有進行并購,人們就會說你雄性激素水平下降。"此時的埃斯納仿佛迪斯尼出品的電影《第六感》的主角:他看到的都是鬼怪,但他從來意識不到自己也是其中一個。(呂彥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