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凱蒂的母親埃倫突然前來敲比爾的房門。比爾搬來新居已五年。在他的記憶中,這位鄰居還沒有登過門。比爾見她滿臉愁容,猛吸著煙,知道她有事,便請她進屋小坐。
“比爾,我遇到麻煩了,”埃倫說,“18年前,我和丈夫用分期付款的辦法買了現在住的套間。前年丈夫去世。我帶著凱蒂,孤身奮斗,省吃儉用,好不容易把前幾年的欠款都如期交付了。前天,突然接到解雇的通知。沒有了職業,維持生活都困難,今后哪里還有余錢來繼續還錢?如果中斷付款,我的套間就要被收回,非但18年的辛勞付之東流,連個棲身的地方都沒有了。比爾,我知道你是個好人。自我們成為鄰居以來,我從來沒有來打攪你。今天,實在出于無奈,才來請你為我和小凱蒂想個辦法。”
比爾十分同情埃倫的遭遇。從凱蒂受到的教育也多少了解這位善良和勤勞婦女的為人。但比爾也知道分期付款是個陷阱,掉了進去,就很難爬出來。中止還貸是要受到懲罰的。
“我很愿意幫忙,”比爾說,“不過你也知道,從法律上講,在最后一筆欠款付清之前,房子的所有權屬于銀行或房產商,而不是使用者。對于付清剩余欠款,你有什么主意嗎?”比爾想了解她有多大的償還意愿。
“唔,我想延長付款的期限,譬如說再延長3年,用5年而不是2年的時間還清所有的欠款,以便減輕壓力。我不是生意人,不知道有沒有這種可能。比爾,你是一個有名的記者,門路廣,也許能找到公司的負責人,同他們商量商量?!?span lang="EN-US">
比爾思考了片刻,問她房產經營公司的名稱。埃倫告訴他:是“新時代房產信托公司?!?比爾心中暗喜,因為去年菲利普從舊金山來紐約時曾約該公司的襄理莫利斯同比爾一起打過高爾夫球,有過一面之交。但對延約事比爾心中無數,只好暫時對埃倫說:“我想想辦法。”
次日,比爾去布魯克林區,在信托公司大樓五層的襄理辦公室里見到了莫利斯。辦公室很簡陋,除桌椅、電腦、文件柜和墻上一幅復制的靜物油畫外,幾乎找不到別的東西。莫利斯穿了一件深蘭色帶金扣的上衣,符合他的身份。比爾說明了來意和埃倫的想法,莫利斯聽罷,深吸了一口氣,又搓了搓手,露出了尷尬的笑容。
“比爾,我是公司的襄理,只能秉公辦事。在我看來,你的朋友的想法完全不切實際。分期付款合同只能履行,如要修訂,條件苛刻。我到公司10年了,還很少聽說客戶有提出這種要求的。說句老實話,我們這類公司主要就是靠客戶不能履行合同而被迫交出房產賺錢的。你想,到了咀邊的肉,還能讓它跑了嗎?”
比爾贊賞莫利斯的坦率,同時對資本的貪婪和商場的殘酷也獲得新的印象。比爾問:在公司不能退讓的情況下,客戶的最佳選擇是什么?莫利斯說:另外設法借錢,把欠款付清,免得最終喪失贖回權。借此機會,比爾請他,作為朋友,而不是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談談他對巨額消費信貸的看法。
莫利斯不由得哈哈大笑:
“比爾,親愛的朋友,你想探查我的雙重人格嗎?那么我就告訴你:我吃公司的飯,當然只好按公司的規矩辦事,而不論它們是否仁慈。但作為個人,我對事情看的還是比較透的。社會生產的財富大部歸了資本的持有人。他們的人數不多,哪里需要這么多的房屋、汽車和生活用品,而眾多的勞動者又沒有那么大的購買力。于是,聰明的商家就發明了分期付款的辦法,讓你把東西先用起來,然后讓你逐年還請欠款。”
“換句話說,就是讓你把未來的勞動抵押在他們手里,” 比爾插話說。
“千真萬確,比爾。借錢給你來買他們的東西,多好的辦法呀!這樣,過剩的資本就有了出路,無序生產的東西就有人買,同時又能讓你為了謀求收入穩定而忠誠服務于他們?!?span lang="EN-US">
“用信貸支撐起來的經濟繁榮能永遠維持下去嗎?”比爾表示懷疑。
“經濟學家有很大的顧慮。這種繁榮,不是以實實在在的購買力為后盾,因而也是一種泡沫經濟。哪一天,某一個環節發生問題,整個框架就要垮臺。我們的公司就是靠向大商業銀行借款,吸收儲戶存款和收取分期付款來保持運轉的。目前經濟停滯,大銀行停止借貸、儲戶急于提取存款、債戶又無力還債。我們公司已有2億美元的貸款成了壞帳。像許多企業一樣,難以為繼,已經申請破產了。不要看今天我還坐在這里翹著二郎腿,說不定明天就在街上開出租車了!”
聽了莫利斯的一席話,比爾心中不免一怔。是的,美國是個富裕國家,但是揮霍無度卻使它陷入巨債的迷茫大海中。政府大量舉債,企業和個人也大量舉債。如果上帝許可,就這樣舉下去。美利堅的公民們就快活地花錢,讓子孫們來償還,或者把自己的未來抵押出去。只怕有一天上帝震怒說“不”,大家就全完蛋了!
回到家里,比爾抱歉地向埃倫如實地講了莫利斯的想法。可憐的婦人半天沒說出一句話來,然后淚水奪眶而出。
“我沒有什么親友,有的話也都是窮人。在這困難時期,誰還有余錢支援我?我這個孤兒寡母,大老板們也不放過?!” 說罷,就沖出門去,消失在幽暗的走廊里。
不到傷心處,人是不會落淚的??上?,市場從來不相信眼淚!
為了凱蒂,比爾本來想說,如她實在有困難,他也可盡綿薄之力,但這個機會今天也錯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