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外籍專家舟溪(Joe Burns)走進尼山世界文明論壇現場,與來自不同國家和領域的嘉賓深入交流,探索這場盛會帶給人們的啟示,感受文明多樣性與和合共生的力量。
經過近一年的改擴建和展覽改陳,位于北京盧溝橋畔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8日正式對公眾恢復開放。來自全國各地的參觀者在一件件文物、一幅幅照片前駐足沉思,重溫那段刻骨銘心的歷史。
7月9日下午,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在北京航天城舉行神舟十九號乘組與記者見面會,航天員蔡旭哲、宋令東、王浩澤太空歸來后首次公開亮相,并分享183天“太空出差”的經歷與感悟。
在天津舉辦的"世界市長對話?上合峰會城市"活動期間,俄羅斯圣彼得堡歐洲大學政府和公共關系副校長、教授尼基塔?洛馬金高度評價天津港,稱其為“通往世界的窗口”。
2025年7月7日,《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主題展覽》在位于北京的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開幕。
7月7日上午,紀念全民族抗戰爆發88周年儀式暨《為了民族解放與世界和平》主題展覽開幕式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舉行。
作為上合故事分享會的分享人之一,中央民族大學烏茲別克斯坦籍教師吉莉用語言架起中烏民心相通的橋梁。中國日報記者夏季走進她的課堂,親身體驗烏茲別克語教學,學到了三個重要的關鍵詞。戳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