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日報網站消息:“人家的閨女有花戴,爹爹沒錢不能買,扯上二尺紅頭繩,替我扎起來……”16日、17日接連兩天晚上的山東會堂里座無虛席,泉城市民伴隨著每一段熟悉的旋律,或扼腕嘆息,或掌聲雷動。由興業銀行濟南分行獨家冠名的“興業銀行之夜”大型經典芭蕾舞劇《白毛女》,為濟南市民獻上了一臺芭蕾藝術和紅色經典完美融合的精彩演出。而全場經久不息的掌聲和爆滿的觀眾席,無疑是遠道而來的上海藝術家們在泉城收到的最好禮物。本次演出是由濟南時報與山東泓蒙天一佳傳媒廣告有限公司主辦,濟南時報文化傳播公司與北京明日經濟發展公司承辦的。 “黃牛黨”搶著“買”票 《白毛女》演出定在晚上7點半正式開始,但早在演出前兩個鐘頭,山東會堂門口就有一大群“黃牛黨”在晃悠了。他們手中捏著大把鈔票,做著低價買進再高價賣出的小小發財夢。但演出上佳的票房卻令他們大多數人難以如愿以償。隨著開演時間日益臨近,這群“黃牛黨”越發焦急,見縫插針地逢人就問“有沒有票”,旁邊的不知情者還以為他們真是一群想看演出想瘋了的“白毛女”迷呢! 紅色經典感動泉城
芭蕾舞劇《白毛女》一直是上海芭蕾舞團的扛鼎之作,該劇曾榮獲中華民族20世紀經典作品舞劇金獎,在國際芭蕾舞大賽上獲過24枚獎牌。上海芭蕾舞團的《白毛女》40年來久演不衰,共演出過1500余場,是國內演出場次最多的芭蕾舞劇,其深遠影響使它成為中國民族芭蕾的奠基作之一。
全劇最搶眼的角色自然非濟南“飛”出的“小天鵝”王亞楠莫屬,她扮演的“喜兒”形象甜美,身段婀娜,小小年紀的亞楠用自己精湛的表演向家鄉父老進行了匯報,自然贏得了全場最熱烈的掌聲。而在演出后接受記者采訪時,氣喘吁吁的她卻不禁大倒起苦水:“當芭蕾舞演員真的很殘酷,除了吃飯睡覺外,幾乎全部時間都要用來練功,自己所有的興趣愛好都要統統放棄。”但也正是這種追求藝術的執著精神,才讓如今的《白毛女》成長為藝術性與歷史性相結合的紅色經典劇目,真正從內心深處感動了泉城市民。 新版演員超越前輩
與舊版的《白毛女》相比,此次濟南之行的新版《白毛女》刪掉了斗地主、燒地契、白毛女參軍等內容,而更加強調藝術的回歸,在舞蹈技巧和觀賞性上有了提高,氣勢更恢宏,感覺也會更加現代。
很有意思的是,在過去的《白毛女》中,大春在大年三十給喜兒送去白面,喜兒回贈大春一把鐮刀;而現在的芭蕾舞劇《白毛女》中喜兒回贈大春的禮物改成了自己繡的荷包。比起40年前問世的作品,新版本的情節雖大大濃縮,但戲劇沖突依然精彩。同時,該劇的音樂保留了中國民族歌劇的痕跡,應用了大量的對唱、合唱和民間音樂,迥異于西方古典芭蕾舞,充分體現了我國民族芭蕾的特色,“中國味”更濃了。
此次在濟南的演出中,第二代“白毛女”辛麗麗擔任藝術指導,她向記者透露說,整臺《白毛女》加強了舞蹈的技術性難度,而以往版本中“緊握拳頭”的動作減少了,同時她認為現在這批演員的舞蹈技巧已經完全超越了前輩。 《白毛女》最怕閃光燈 在山東會堂入口處,有標示明令禁止地請觀眾在觀看演出時主動關閉手機和小靈通。可事實上,負責演出的上海芭蕾舞團方面最擔心的倒不是手機和小靈通,而是現場觀眾和攝影記者手中的相機。從演出開始前幾分鐘直到演出結束,上芭有關負責人都一直神色嚴肅地守在舞臺下。他告訴記者,芭蕾舞是腳尖上的藝術,演員們在演出時最怕的就是臺下的閃光燈,突如其來的強光會讓演員感到暈眩,有時把持不住平衡就會跌倒乃至釀成演出事故。 演出感動整個現場
“北風那個吹,雪花那個飄……”在全場觀眾最熟悉不過的音樂聲中,這臺經典舞劇在眾人群舞中緩緩開演,耳熟能詳的“白毛女”故事也在上芭藝術家們的用心演繹下展開:忠厚老實的楊白勞為相依為命的女兒(喜兒)買回紅頭繩,地主黃世仁帶著狗腿子前來催債卻打破了這份新年的快樂——舞劇的第一個高潮就出現在楊白勞被黃世仁活活打死的這一場。隨著悲劇的不斷升級,現場不同年齡層次的觀眾都早已深陷在其中,喜兒悲憤的心情、幽怨的舞蹈加上凄涼的音樂都深深地左右著現場觀眾的情緒。但當演到喜兒擺脫白毛女悲慘命運跟戀人大春重逢時,全場頓時響起了最為熱烈的掌聲。
記者在當晚的演出中發現,當演到“喜兒”被“黃世仁”派人毒打的時候,記者身旁的幾位老先生不住地攥拳嘆息,全場的氣氛也似乎凝重了許多;直到最后一幕在廣場的大團圓結局戲,才讓一些年長的老觀眾從回憶中慢慢蘇醒,臉上逐漸露出了笑容。
帶著孫女前來觀看芭蕾舞劇的田大媽看完后告訴記者,重溫《白毛女》,她仿佛再次回到了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那些廣為流傳的著名唱段再次聽來,更讓她激動不已。這次帶著小孫女來,就是讓她感受一下芭蕾舞劇的魅力,同時領略這出經典劇目的精髓。來自省城某機關單位的楊先生贊嘆說,這場演出帶給人一種昔日重來的溫馨感受,尤其是在濟南,能欣賞到國內一流水準的經典芭蕾舞劇,非常難得。 (來源:濟南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