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和連線—黎巴嫩
目前,中國共有10支維和部隊1546人在4個聯合國任務區執行維和任務。其中黎巴嫩因沖突頻繁而最受關注。2006年3月以來,中國駐黎巴嫩維和部隊掃雷排爆,修路架橋,為和平流血流汗,為祖國榮譽而戰。7月25日,本報記者通過越洋電話,連線了中國駐黎巴嫩維和工兵營部分官兵。
炮彈落入工兵營炸傷三名戰友
成都軍區的楊新來自云南,今年二月剛剛到黎巴嫩,在營區醫院里當駕駛員。楊新向記者介紹,在營區之外就可以看到戰爭的痕跡,到處斷壁殘垣,這在國內是不可想象的。
戰爭的危險離戰士也很近,聯合國駐黎部隊工兵營營長羅富強說,他永遠忘不了3名維和官兵被炮彈炸傷、血流滿面的情景。24歲的周峰是工兵營的掃雷參謀,2006年8月6日,他在彈藥庫值班。當時黎以雙方又開戰了,交戰雙方的炮火偶然也會落到工兵營。
上午一切正常,到中午12點左右,周峰突然感覺腳下一震,眼前白光一閃,周峰就意識到被炸了。同時值班的另外兩人已是血流滿面。周峰受傷最重,彈片鉆進了他背部深達2厘米,再深點兒就是心臟了,周峰整整休息了半個月。
“為了戰士們的安全,我們會最大限度地控制外出活動。”羅富強介紹他到9月份將回到祖國。到目前,沒有新發生維和部隊的受傷事件。“帶出去多少人,就要完完整整地帶回去多少人,交給他們的父母妻兒,這是我的心愿。”
排雷連長半小時拆除集束炸彈
在黎巴嫩南部地區未爆炮彈遍布道路、田野、果園、村莊以及房屋里,嚴重威脅著當地平民和維和官兵的生命安全。
維和工兵營排雷連連長陳代榮藝高人膽大,常常身先士卒。黎巴嫩邊境常有集束炸彈,據介紹,這種炸彈殺傷力極強,彈體內裝有幾十顆到上百顆鋼珠,一旦引爆,鋼珠會向四面八方射出,是聯合國明令禁止使用的武器之一。陳代榮對戰士們說,你們都退后,我先來!
第一次拆除花了他半小時時間,全身被汗水濕透。成功拆除了炸彈之后,立即組織官兵們進行針對性訓練,待官兵們掌握了集束炸彈排除方法,才展開排爆作業。
據羅富強介紹,在保證沒有人員受傷的情況下,目前工兵營已經排除未爆彈7900余枚,清理雷區160萬平方米。“這個數字還在變化,我們還在繼續工作。”羅富強說。
黎百姓向“中國藍盔”豎大拇指
羅富強介紹,中國駐黎維和部隊執行了大量的道路橋梁搶修、廢墟里人員搜救、未爆彈排除、人道主義援助等任務。黎巴嫩當地政府、聯合國方面都給予了高度的評價。
“當地老百姓也都很喜歡我們,大街上見到我們都豎大姆指,還有的會說你好。”營區醫院的楊新介紹,他們醫院除了完成維和部隊的任務,戰士們還常常幫老百姓進行一些醫療救援。
聯黎部隊司令皮雷格里尼將軍曾破例為中國營寫出了書面評價:“中國工兵營以高昂的士氣,飽滿的熱情,無畏的作風和勇敢的自我犧牲精神,為建立和平做出了巨大的奉獻。他們捍衛了藍盔的榮譽和尊嚴,履行了中國政府對和平事業的承諾,為聯合國,也為中國,贏得了尊重和榮譽。”
“在30多個國家組成的維和部隊中,每一個國家都想表現得最好。我們中國軍人維護了祖國的榮譽,沒有辜負祖國的期望。”羅富強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