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居高臨下,得以縱觀全景:12點58分,車頭穿過中國國門;12點59分,車頭穿過俄羅斯國門,長龍般的列車車身縱貫兩國;13點02分,最后一節(jié)車廂駛?cè)攵砭场?/p>
7月28日,“和平使命-2007”軍演中方參演部隊進入俄羅斯后,中俄雙方對裝備進行安全檢查。

“較真”的俄國軍人
28日是記者所乘第三梯隊軍列出發(fā)赴俄的日子。之前,軍列上的重型裝備在滿洲里車站進行了換乘換裝,所有裝備物資從標準軌的中國專列換裝到俄羅斯的寬軌專列上。俄羅斯人對入境物資捆綁加固要求標準非常高,這是口岸上的人都領(lǐng)教過的。因此,軍列換裝以熟悉俄羅斯換裝標準的換乘站工人為主。
戰(zhàn)士們把車輛小心翼翼地開上俄方平板車的指定位置,換裝工人們立刻跳上平板車,動作迅速地對車輛底盤進行捆綁加固:車輪被兩塊大方木塊夾住固定,筷子般粗細的黑鐵線被擰成10來股綁縛住裝備,就連粗大的炮筒也被結(jié)實地拴在車身上,搖晃不得。換裝工人的效率很高,僅用3個小時就將40余輛戰(zhàn)車固定在平板車上。
沒過多久,俄軍交部代表馬德爾年科上校帶著5名士兵來對捆綁加固情況進行檢驗。他們跳上車用腳踩踏每一根鋼繩。鋼繩不能太松,也不能太緊,若有他們不滿意的,就堅決要求重新捆綁,絕不留情。35攝氏度的高溫天氣下,身材魁梧的俄國大兵早已汗流浹背。直到最后一根繩索被檢查完畢,俄軍上校才露出一絲笑容,對中方人員說:“很好,這樣的列車開進來我才放心。”
軍列駛?cè)攵砭常痪糜滞A讼聛恚磉厵z人員以及全程隨車擔負安全警衛(wèi)的官兵要對車上人員和裝備進行核查。中方翻譯官與俄方交涉說,軍列人員和裝備都是根據(jù)兩國有關(guān)部門多次協(xié)商后進行核載的,不會出現(xiàn)任何問題。俄方人員堅持要進行檢查,但保證會用最短時間完成。俄羅斯人所謂的“最短時間”讓參演官兵和記者在悶熱的列車上等了足足兩個多小時。
俄邊檢人員對列車上人員證件和持證者本人進行仔細比對,俄官兵則不厭其煩地打開已封閉的每一輛戰(zhàn)車和每一個貨柜車廂的大門進行查驗和清點。盡管俄方為輸送中方參演部隊派出了最好的“達烏里亞”號臥鋪車廂,但由于沒有加掛發(fā)電車,列車在停止運行時空調(diào)不能工作。官兵們在車內(nèi)揮汗如雨,體嘗了一次“天然桑拿”的滋味。
裝備清點完畢,大腹便便的俄軍大尉對中方人員一臉嚴肅地說:“我方已對裝備全部檢驗完畢,從現(xiàn)在開始,裝備安全已由我方接管,任何人未經(jīng)許可不得靠近。”
后來記者了解到,俄內(nèi)務(wù)和軍交部門高度重視此次護衛(wèi)中國鐵路運輸參演部隊的任務(wù),特意從軍演演習場所在的伏爾加河沿岸-烏拉爾軍區(qū)派來精干力量全程負責保衛(wèi)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