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一直備受外界關注。經歷多年軍事現代化的努力后,中國已可自行研制多款海空先進武器,權威軍事雜志美國《國際防務周刊》稱中國的軍事實力全球排名第三,但印度國家安全委員會則指中國的軍力已超越俄羅斯,晉身全球第二,究竟這兩種說法,那個更能反映現實?
大公網引述《亞洲時報》文章稱,美國《國際防務周刊》2006年所作的軍力比較頗為科學化,它從戰爭動員能力、核武數量及二期制作能力、海陸空武器力量及數量、以及戰爭經驗作出比較,認為中國總體軍事實力排名世界第三,僅次于美國及俄羅斯。
在戰爭動員能力方面,周刊指中國超過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中國總兵力230萬,陸軍人數160萬、海軍40萬、空軍25.5萬,雖然將要裁軍20萬,但仍遠勝于次位美國的145萬總兵力。另外中國可以在短時間內,募集到超過1000萬良好素質的優秀士兵,這是世界上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匹敵的。
中國的核彈數量是國防最高機密之一,《國際防務周刊》估計中國核彈頭數目全球排行第4,為450枚,但也有機構估計中國有近千枚核彈頭。比較之下,美俄因為冷戰時期大量制造核彈,雖經歷多年的裁撤,但核彈數量仍遠高于中國,分別為6600枚及6300枚,法國有500枚,英國則有380枚。
然而,中國具有強勁的核武器二期制造生產能力,所謂二期能力是美國核能研究中心的理論,是指在國家被大規模侵略的,仍可生產核武器的規模。中國核武基地多在西南及西北地區,很難被短時間攻陷,若非被敵方的核武夷為平地,此等核武基地在戰爭時將仍可生產核武。
中國的海軍力量近年有長足進步,號稱足以匹敵美國“俄亥俄”級核潛艇的“晉”級094核潛艇方才曝光,又傳更先進的“晉”級096設計已經完成,有報道甚至指稱傳聞已久的中國航空母艦不日可以竣工。若單以艦艇和潛艇的數量衡量,中國以315艘大型水面艦艇和85艘潛艇排名全球第三。第一位是美國,分別有281艘包括12艘航母在內的大型艦艇和92艘潛艇;第二位是俄羅斯,大型艦艇310艘其中一艘為航母,另有42艘潛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