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新起點,實現新跨越
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一項艱巨的任務,不可能一蹴而就。
形勢稍好,尤需審慎。發展越是向前推進,觸及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就越多。要清醒認識到,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這一社會主要矛盾沒有變。進入新世紀新階段,我國發展呈現一系列新的階段性特征,依然面臨新的課題、新的矛盾。
胡錦濤同志指出:經濟實力顯著增強,同時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還不高,自主創新能力還不強,長期形成的結構性矛盾和粗放型增長方式尚未根本改變;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同時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依然存在,改革攻堅面臨深層次矛盾和問題;人民生活總體上達到小康水平,同時收入分配差距拉大趨勢還未根本扭轉,城鄉貧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還有相當數量,統籌兼顧各方面利益難度加大;協調發展取得顯著成績,同時農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后的局面尚未改變,縮小城鄉、區域發展差距和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任務艱巨;對外開放日益擴大,同時面臨的國際競爭日趨激烈,發達國家在經濟科技上占優勢的壓力長期存在,可以預見和難以預見的風險增多,統籌國內發展和對外開放要求更高。
“這是科學的判斷,實事求是的判斷。”青海省海東地委書記王小青代表說。
“這表明我們黨更加清醒、更加穩健、更加成熟。認清了形勢,我們發展的信心更足了!”山西呂梁市委書記聶春玉代表說。
代表們說,慢步走,差距會越拉越大;快步走,才有希望趕上去。但是,這個“快”應當是經濟效益比較好、人民群眾得到實惠的速度,是資源消耗比較少、環境得到保護的速度。
黨的十七大報告對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有了更高要求:增強發展協調性,努力實現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轉變發展方式取得重大進展,在優化結構、提高效益、降低消耗、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現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兩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更加完善。自主創新能力顯著提高,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居民消費率穩步提高,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的增長格局。城鄉、區域協調互動發展機制和主體功能區布局基本形成。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城鎮人口比重明顯增加。
代表們說,今后五年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我們要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堅持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促進經濟增長由主要依靠投資、出口拉動向依靠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轉變,由主要依靠第二產業帶動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協同帶動轉變,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質資源消費向主要依靠科技進步、勞動者素質提高、管理創新轉變,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藍圖鼓舞人心,目標催人奮進。代表們紛紛表示,在黨的領導下,堅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我國國民經濟必定能夠又好又快發展,實現新的跨越,續寫新的輝煌!(來源:人民日報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