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北京2008年殘奧會會徽"天地人"蘊含著怎樣的深刻文化內涵?吉祥物"福牛樂樂"何以"擊敗"那么多"選手"脫穎而出呢?殘奧會獎牌的設計與北京奧運會獎牌一脈相承,它是如何體現了"兩個奧運,同樣精彩"的要求呢?本屆殘奧會的海報設計又是如何體現"更高、更快、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如何與北京殘奧會的形象景觀協調統一,體現"超越、融合、共享"的殘奧理念的呢?
殘奧會會徽:"天地人"
2004年7月13日晚,北京2008年殘奧會會徽"天地人"在北京申奧成功3周年慶祝晚會上揭開神秘面紗,向社會公布。
文化內涵
"天地人"由三部分組成:一是圖形部分,即由紅、藍、綠三色構成的"之"字形;二是"Beijing 2008 Paralympic Games"字樣;三是國際殘疾人奧林匹克委員會標志。
會徽圖形部分,即由紅、藍、綠三色構成的"之"字形,以書法的筆觸表現出一個運動的人形,仿佛一個向前跳躍的體操運動員,又如一個正在鞍馬上凌空旋轉的運動員,體現了運動的概念。"之"字有出生、生生不息之意也有到達之意。其字形曲折,寓意歷經坎坷最終達到目標獲得成功。
在會徽所使用的色彩中,紅色,寓意著太陽;深藍色,寓意著藍天;綠色,寓意著大地。3種顏色的3個筆劃綜合起來成為一個運動的人形,即為"天地人",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表達了現代人秉持科學的發展觀,追求運動的和諧,人的自身與自然、社會和諧發展的理念。會徽的色彩還充分體現了北京奧運會的三大理念。紅色,是具有濃重中國特色的"中國紅",體現了"人文奧運"理念;深藍色,代表著高科技,體現了"科技奧運"理念;綠色,代表著環保,體現了"綠色奧運"理念。
北京2008年殘奧會會徽"天地人"以漢字作為會徽圖案,北京2008年奧運會會徽"中國印o舞動的北京"以印章作為會徽圖案,"中國字"和"中國印"都是中國傳統典型的文化元素,充滿了中國文化特色,兩者在思想上和藝術風格上遙相呼應。兩個會徽相得益彰,相映成輝,突出了"人文奧運"理念,寓意深刻,表現力強。
創作靈感
殘奧會會徽"天地人"的設計者是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劉波以及他領導的設計團隊。
劉波表示"天地人"的設計靈感來自中國的漢字。他在查閱了大量的漢字后,最終確定了"之"字。選擇該字,是因為其具有動感,在漢字當中張力最強,能體現出一種美好的造型。此外,該字本身形體色彩關系塑造性非常強。
確定"之"字為設計元素后,劉波從古文中找到了各種形體、筆法的"之"字500多個,接受過多年書法訓練的他也寫了1000多個"之"字。他說,在確定"之"字字形前曾經過四次演繹。
劉波確定的第一個"之"字是從篆書中演繹出來的,當時覺得這個"之"的組合非常好看、有力量,但是在意義的體現上差一些。于是,他便從顏體中演繹出第二個"之",這個"之"字一目了然,但不夠舒展,有點像殘疾人的概念。這樣,第三個從草書演變出來的"之"字誕生了,這個"之"字非常有張力,但感覺有些張揚,不夠厚重。經過前三次的字形演變,劉波最后確定了從行書演變出來的"之"字為最后字形,這個"之"字比較圓潤,給人的印象很厚,審美判斷也是比較出色。
殘奧會吉祥物:福牛樂樂
2006年9月6日,北京2008年殘奧會開幕倒計時兩周年之際,北京2008年殘奧會的吉祥物"福牛樂樂"與大家見面了。
"福牛樂樂"的設計吸收了中國民間版畫、年畫與玩具的造型與設計風格,并結合現代卡通造型的特點,體現了傳統民族風格、大眾情趣與時代氣息的完美結合。它是中國奉獻給殘奧會和世界的友好形象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