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她能否創(chuàng)造歷史?
2008以總統(tǒng)名義重返白宮?
2000年,希拉里成功當選紐約州聯(lián)邦參議員。她創(chuàng)造了歷史,成為美國第一位在第一夫人“任內”成功當選參議員的人。輿論斷定,她決心要創(chuàng)造更輝煌的歷史,成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女總統(tǒng),以自己的名義重返白宮。
當選參議員后,希拉里在國會山所展現(xiàn)的政治家風范令許多美國人折服。一些最初批評她匆匆搬往紐約州、以參議員為跳板競選總統(tǒng)的人,很快發(fā)現(xiàn)希拉里在代表和維護紐約人民利益上表現(xiàn)出驚人的高效率。“9·11”事件后,希拉里力挺反恐戰(zhàn)爭,并力主通過大量有關向事件受害者遺屬提供補償和補助的議案。在醫(yī)療保健、教育、扶助婦女兒童窮人等她的“傳統(tǒng)領域”,希拉里也著力推動了多項立法。她的“自信、專注和孜孜不倦”贏得許多紐約人的尊重。2006年,希拉里成功連任參議員。
2007年伊始,希拉里終于宣布參與競逐總統(tǒng)職位,印證了許多人多年以來的猜測。將視頻背景設置為一間溫馨舒適的起居室,希拉里在自己的競選網站上宣布了參選決定,其親民風格得到不少肯定。有分析家指出,希拉里競選的中心策略是吸引女性選民的選票。在2004年的總統(tǒng)大選中,女性選民占到54%;在2008年的大選中,專家預測女性選民比例還將上升。希拉里競選團隊將目光鎖定兩類女性,一類是青年女性,她們期望選出首位女總統(tǒng);另一類是占女性選民51%的單身女性,她們最關心的領域——醫(yī)療保健、教育、退休金等——恰恰都是希拉里最擅長的領域。目前的民意調查顯示,希拉里在女性當中的支持度超過其他男性候選人。但是,分析家警告,歷史顯示單靠女性選票,無法幫助民主黨贏得大選,問題的關鍵在于如何在吸引女性選民的同時不疏遠男性選民。
最近,蓋洛普公布了一項針對民主黨選民的民意調查,參與者對民主黨候選人希拉里、約翰·愛德華茲(曾與約翰·克里搭檔參與2004年總統(tǒng)大選)和貝拉克·奧巴馬(政治新星、黑人參議員)的各方面能力做出評價。在最勝任總統(tǒng)一職、最有望贏得民主黨提名、最有望擊敗共和黨候選人、危機處理能力最強四個方面,希拉里都遙遙領先,男性選民對其支持度稍低于女性選民。唯獨在最能團結國家這一項上,奧巴馬大幅領先,男性選民尤其不看好希拉里。
綜合各項民意調查,希拉里目前無疑是宣布參選的民主黨人中的領跑者。但希拉里也面臨不少困難:首先,身為女性,究竟是優(yōu)勢還是劣勢?美國準備好迎接一位女總統(tǒng)了嗎?誠然有不少女性景仰希拉里,但也有很多傳統(tǒng)女性反感她,男性對她的支持度更是偏低。其次,希拉里被視為一個“機會主義者”。批評者認為,希拉里真正信仰的只是權力,為此她能隨時改變政見。一個具體的例子是她2002年時投票支持對伊拉克開戰(zhàn),現(xiàn)在眼見伊拉克形勢不妙,又嚴厲批評布什政府的失誤,并聲稱自己當時若是總統(tǒng),不會選擇對伊開戰(zhàn)。第三,克林頓雖然是希拉里巨大的政治資源,但美國人對于“布什王朝”之后接踵而至的“克林頓王朝”,是否已感到膩煩?克林頓夫人的身份,對希拉里來說究竟是加分,還是減分,也未可知。
在希拉里的競選網站上,“創(chuàng)造歷史”是主題詞。無論她當選與否,可以說,她已經創(chuàng)造了歷史。
(編輯:王晶 來源:新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