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沖擊銀行
有澳大利亞媒體在回顧賽蒙德的創(chuàng)業(yè)起點時說:“這是一個總把《城堡》評選為最佳影片的國家(注:這部拍于1997年的黑色幽默電影講述了一個墨爾本的普通工人,為了維護自己破舊的房子而跟機場打官司的故事),這是一個抵押貸款利率的變化足以影響大選輸贏的國家。賽蒙德知道如果他借錢給人們買房子,人們一定會還錢給他的。”
成立澳洲房屋信貸公司的最初想法,來源于賽蒙德對美國住房貸款行業(yè)的認識。那時美國70%的住房貸款是由非銀行金融機構提供的。而在澳大利亞,這一行業(yè)則完全由幾家大銀行壟斷。當年還一貧如洗的賽蒙德多方籌措資金,終于有機會前往美國參加金融業(yè)會議,并通過這次會議進一步了解美國的住房貸款模式。
回到澳大利亞后,賽蒙德決定效仿美國模式,以低利息和優(yōu)質服務向壟斷銀行發(fā)起挑戰(zhàn)。他說服了有實力的出資者,在1992年投資成立了澳洲房屋信貸公司。而出資者的條件之一是賽蒙德不得泄露出資者身份,以免遭到大銀行的反擊。當時澳大利亞信貸市場的壟斷氛圍由此可見一斑。
在當年的澳大利亞,大眾對銀行的服務也是怨聲載道:各大銀行周末歇業(yè);很多人必須在銀行午間休息時排長隊等候;銀行服務人員態(tài)度傲慢;銀行通過高利率獲取了巨額利潤,而普通大眾卻把辛苦得來的薪水大把大把交給銀行。賽蒙德的澳洲房屋信貸公司的成立,立即激起了澳大利亞信貸市場的陣陣漣漪,開始改變整個澳大利亞的住房信貸 市場格局,形成了貸款方之間的競爭局面。
幾乎是一夜之間,賽蒙德變成了英雄。在公司廣告中,賽蒙德公開宣布他的公司將“拯救你”——將你從銀行手中拯救出來,幫你省錢。按照賽蒙德的說法,這場“革命”使街上的每所房子每個月節(jié)省了300澳元。
退出個人權威式管理
然而公司的發(fā)展并非一帆風順。1998年,賽蒙德的公司交易量增加了40%,可是利潤卻下降了44%。隨著越來越多的模仿者出現,澳洲房屋信貸公司所獨具的優(yōu)勢已經不再 明顯。同時,賽蒙德還面臨一個更嚴重的內部問題。
當時賽蒙德對公司的管理更多是依靠自己的個人魅力,很多重大決定都是憑直覺與經驗作出的判斷。他常常召開員工大會,充滿激情地講演,希望用自己的經驗與熱情感染公司里的每一個人。而利潤的大幅下降使賽蒙德意識到,自己的管理模式需要調整,不應再是個人事無巨細地全方位掌控。
于是他立即著手與業(yè)內專家、分公司負責人商討公司的改造與復興計劃。賽蒙德請來了澳大利亞知名的人力資源管理公司提出人事改進建議,請普華永道會計事務所協助財務管理……主動減少了個人權威在公司操作層面的影響。
在聽取企業(yè)內外的意見后,賽蒙德果斷決定調整經營模式。2000年澳洲房屋信貸公司貸款超市成立,把業(yè)務擴展至貸款中介,開始代理各種不同性質的貸款。無論是初次購房還是投資者,都可以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貸款類別。公司受過專業(yè)訓練的貸款顧問全天候提供專業(yè)服務。公司的業(yè)務越做越大,利潤也得到穩(wěn)步增長。約翰·賽蒙德再次走 出了低谷,取得了事業(yè)上的輝煌成就。
賽蒙德的商業(yè)決策改變了很多澳大利亞人的生活選擇。澳大利亞央行副行長貝特里諾在去年8月的一次演講中稱,隨著非銀行貸款機構如澳洲房屋信貸公司的出現,澳大利亞四大銀行過去10年內在房貸市場上的份額已經從67%下降至55%;存貸款之間的利差已經從250個基點縮至120個基點。房貸市場中的激烈競爭已經使澳大利亞的貸款利率下 降,民眾得到的服務多樣性和可獲得性隨之增強。
從破產危機和情緒崩潰邊緣安然走過,賽蒙德不僅為自己感到自豪;更重要的是,他為孩子們和耄耋之年的父母贏得了驕傲。(來源:《環(huán)球人物》 編輯: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