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俄寡頭的歸宿
在當前俄羅斯復雜的局勢下,尤其是在2008年總統選舉即將來臨之時,古采里耶夫遭通緝是件很微妙的事。這在某種程度上表明俄羅斯的總統競選進入了一個很激烈的時期,普京總統在未來的總統選舉問題上遭遇了很大的壓力。
這個壓力也許來自他必須對國民作出更大的承諾,保證他選中的接班人(或者他以某種形式的參政)要符合民意,保證2008年的總統選舉要脫離開財閥的干預、保證自由和公正。
顯然,通緝古采里耶夫不過是一種現象,一種綜合了多種因素的現象。
古采里耶夫現在不在俄羅斯境內了,這是個事實;他到了倫敦,這是一種符合常理的推測。因為,從俄羅斯逃往倫敦是最簡捷之途,風險最小。經波羅的海三國,或是經阿塞拜疆、經格魯吉亞,花20美元,任何一個人都可越過那里的“黑洞”進入土耳其,再從土耳其去倫敦就是自由之路了。何況身價億萬的古采里耶夫呢!
倫敦是個容納和寬容各種逃亡者的城市,而且俄羅斯的逃亡者在倫敦已經成了氣候,政治難民、財閥難民、民族問題難民(尤其是車臣難民)已經組成了一個不大不小的環境。在財閥難民中,古采里耶夫可算是別列佐夫斯基之后最有名的人了。他自己也早已將家財轉移到了倫敦。據說這次出售羅斯石油公司的30億美元也打進了倫敦他的賬 戶。別列佐夫斯基在倫敦說:“我還沒有見到他。但是,我在等我的有著共同苦難命運的朋友。”
相關鏈接
俄羅斯七大寡頭命數
當權者與寡頭的關系好壞,是十多年來俄羅斯政局變幻的焦點之一。普京上臺時的七大寡頭,因為壟斷一時的財富聞名,也因此命運各異,天涯逃亡。
古辛斯基
購買俄羅斯獨立電視臺77%的股份,控制報紙、電臺等媒體,個人財產高達4億美元。
2000年6月,俄總檢察院指控他侵吞國有資產并下令將其逮捕。3天后,古辛斯基被取保候審,之后就流亡到以色列。
別列佐夫斯基
買下了西伯利亞石油公司51%的股份,控制了俄羅斯民航,財產約有30億美元。
2000年初,俄司法機關指控他參與了一系列欺詐案。為躲避牢獄之災,別列佐夫斯基于當年5月溜到英國。
霍多爾科夫斯基
擁有尤科斯石油公司45%的股份。從1997年到2003年,霍氏的財富由24億美元增至80億美元,成為俄羅斯首富。
2003年7月,霍氏公開支持反對黨,挑戰普京。10月,俄特警在霍氏乘坐的專機上將其抓獲,霍氏因偷稅、逃稅等多項罪名被捕入獄。
斯摩棱斯基
創辦了首都儲蓄銀行并擔任總裁。1996年,他獲得全俄第五大銀行農工銀行的控制權,首都儲蓄—農業銀行成為全俄八大銀行之一。
在1998年的金融危機中,涉嫌非法經營被通緝,為此跑去維也納避難。
維諾格拉多夫
成立了私人銀行———莫斯科國際商業銀行,1998年金融危機后申請破產。2001年,俄羅斯審計院指控他非法轉移資產,但司法機關沒有追究其刑事責任。如今深居簡出。
馬爾金
曾擔任俄羅斯信貸商業銀行總裁。2002年,俄媒體指責其參與商業詐騙活動,涉嫌向車臣非法武裝提供資金。
現已加入加拿大國籍。
弗里德曼
阿爾法集團的負責人,行為收斂,個人資產43億美元。弗里德曼現為俄政府直屬企業家委員會成員,是俄羅斯當今最有影響的企業家之一。
(來源:《環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