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英文《中國日報》10月12日報道:亞洲最大煉油企業中國石化對《中國日報》獨家透露:該公司的新疆塔河油田的探明儲量將在2010達到10億噸油當量,年產量達到1000萬噸,從而成為中國特大整裝油田之一。
該消息對以煉油化工為主業,一直謀求上游原料供應自給的中石化來說,無疑是支強心劑,對中國整體的能源供應也是巨大利好。
隨著進一步勘探開發工作的逐漸深入,中石化塔河油田的探明儲量將每年增加1到2億噸油當量。三年后,也就是2010年,塔河油田的探明儲量將從現在的7.8億上升到10億噸油當量。而該油田的年產量將從現在的500萬噸左右達到在2010的1000萬噸。這是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康玉柱院士近日獨家透露給《中國日報》記者的消息。
“塔河油田的三級儲量將在三年后達到20億噸油當量的規模,而塔河油田的總的資源量在40億左右,因此該油田的勘探前景樂觀”, 康玉柱院士強調。
康玉柱院士介紹說年產1000萬的油田在中國算是特大油田。康玉柱是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研究人員,同時也是中國工程院院士。
康玉柱院士預計今年塔河油田原油年產量將突破500萬噸,可達530萬噸。
“我們計劃每年以50萬噸的速度增加塔河油田的產量。這已經是很快的速度”,康玉柱院士介紹說。
去年塔河油田約產油480萬噸。
另一位中石化的匿名人士告訴《中國日報》記者塔河油田是中國迄今發現的最大的古生界海相油田。
“塔河油田潛力很大,目前的地質儲量就有約15億噸油當量的規模”,這位匿名人士說。
對以煉油化工為主業,一直謀求上游原料供應自給的中石化來說,塔河油田將成為其主要的產量增長區和接替區。
有分析人士指出正是因為中石化的煉化用原油長期大量依靠進口,該公司在國際油價高居不下的情況下才會時不時地遭遇煉油業務板塊大量虧損的尷尬局面。
去年中石化進口了大約2/3煉化用原油。在國際油價高居不下的情況下,該公司煉油業務招致了250億元人民幣的虧損。
在這種情況下,中石化不遺余力地加大上游油氣勘探開發,謀求原料供應自給,就在情理之中了,國泰君安證券的油氣分析師劉谷評論說。
中石化目前最大油田是勝利油田。山東勝利油田去年產油2700萬噸。勝利油田也是大慶油田之后的中國第二大油田。
截至2004年底,中石油的大慶油田已探明石油儲量為57.7億噸,累計產油18.2億噸,占全國陸上原油總產量的40%以上。
中國東部的老油田,不管是中石油的大慶油田,還是中石化的勝利油田,都面臨著產量居年遞減的問題。因此,在老油田穩產的同時,加大力度開發西部新油田成為中石油和中石化的當務之急。
今年五月,有記者從中石化西北分公司獲悉,塔河油田12區勘探獲得重大突破:發現含油面積899.5平方公里,原油地質儲量1.4億~2億噸。此舉進一步堅定了中石化西北分公司在這一區域所實施的"沿深大斷裂帶及深部暗河發育走向找油"的信心,為建設千萬噸級大油田奠定了資源基礎。
塔河油田位于塔里木盆地北部,是中國第一個古生界海相億噸級大油田。1997年,原地礦部西北石油局部署鉆探的沙46井和沙48井噴出高產油氣流,宣告塔河油田誕生。經過十年大規模地質勘探,塔河油田累計探明油氣地質儲量7.8億噸,是塔里木盆地迄今發現的最大整裝油氣田。(《中國日報》記者 王鈺 編輯 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