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11月19日,美國參議院審核通過了2009財政年度的追加國防預算,其中用于太空打擊戰斗機項目(即“獵鷹計劃”)的啟動經費,高達1億美元。美國人不禁驚呼:“‘星球大戰’要變成現實了!”
要讓“星球大戰”變成現實的幕后推手,就是美國聯邦參議院“太空力量跨黨派小組”聯合主席、內布拉斯加州參議員本·納爾遜。
到太空打火雞
“納爾遜先后贏得過美國和國際狩獵野生火雞的大滿貫獎,但他的最大夢想,估計是在太空打火雞!”納爾遜在參議院的好友凱爾·約翰遜透露,納爾遜曾說“要么我們將來在太空打火雞,要么我們成為在太空中被打的火雞。”
愛打火雞的納爾遜,在美國政壇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這位華盛頓的重磅人物,1947年5月出生在內布拉斯加州的小鎮麥庫克。17歲那年,納爾遜初嘗政治滋味——在學校模擬州長競選中勝出,一舉當上了“州長”。大學畢業后,他并沒有馬上從政,而是在商海中折騰了一陣子。但他骨子里的政治意識一直沒有消失。1990年,他以42票領先的微弱優勢,當選內布拉斯加州州長,兩年后又成功連任。
第二個州長任期結束后,納爾遜成為內布拉斯加州的聯邦參議員。“在參議員任期內,納爾遜靠著兩個方面的出色工作一舉成名:一是為內布拉斯加州爭取了大量的利益;二是他對軍事事務的興趣讓人記憶深刻。”凱爾·約翰遜介紹說,納爾遜曾加入參議院武裝部隊委員會。由于他積極推動提高美國軍人權益,因而在軍界很受歡迎,就連五角大樓的一些將軍也跟他私交甚篤。
2002年初,納爾遜意外地看到了里根政府時期擬定的“星球大戰計劃”。此后不久,他就開始游說參議院成立“太空力量跨黨派小組”。當時,他曾直言不諱地說:“盡管這一計劃塵封已久,可看起來仍舊那么扣人心弦……我腦子里第一次有了太空也將成為戰場的概念。有意思的是,好萊塢大片《星球大戰》中的那些大場面,讓我對太空戰有了直觀的認識。”
沒過多久,納爾遜又“碰巧”看到了一份名為《太空軍事化趨勢及最新情況》的軍方報告。這是美國的軍事情報專家耗費5年心血,由美國國防情報局于2002年寫成的一份報告。報告對世界各國的航天力量及其軍事化趨勢,進行了透徹的分析。“在看到這份報告之前,我并不知道中國、日本和印度的航天科技發展得如此迅速,更不知道它們在一路小跑著提升太空能力。以印度為例,其羅列的關于太空戰的種種設想,簡直令人眼花繚亂。這一切都讓我感到,搶占太空軍事制高點是多么迫切的任務。”
“巧合”還在繼續出現。“在不久后的一次談話中,我‘無意間’跟時任國防部長的拉姆斯菲爾德提起了太空戰,沒想到他立即將其上任前遞交給布什總統的得意之作——《太空戰的未來研究》拿給我看,并親自為我講解。”隨后,在負責太空軍事事務的美國空軍航天司令部司令的幫助下,納爾遜到內布拉斯加州奧弗特空軍基地“視察”了一番。這更加堅定了他推動太空戰計劃的決心。
于是,納爾遜將全部身心投入到一場“戰斗”中——游說負責撥款的參議院同事支持太空軍事項目。他曾回憶說,當時,議員們正在為即將開打的伊拉克戰爭費用問題吵得一塌糊涂,根本無暇顧及太空戰計劃,再加上“星球大戰計劃”已是被美國政府擱置多年的計劃,讓他們對這個廢棄的方案重新產生興趣,成了一大難題。為了說服參議院的“大爺”們,納爾遜讓助手將“星球大戰計劃”、各國太空軍事技術的發展情況以及拉姆斯菲爾德的報告,制作成一部25分鐘的專題片,然后拉著議員們看片、討論。很快,“眼見為實”的議員們被打動了,一個接一個地表態說,美國再不研發太空武器,“明天,別國的太空武器就會對準我們了”。
2003年,在納爾遜的全力推動下,美國國會“太空力量跨黨派小組”正式組建,成為美國太空軍事化的最大推動力量。這個由共和、民主兩黨30名參議員組成的專業委員會,出人意料地團結,其唯一的工作目標就是推動布什政府全力研發太空武器,盡早部署太空作戰力量。
那個時候,布什總統正將全部精力用在伊拉克戰爭上。為了吸引布什的眼球,納爾遜故伎重演,請布什抽空看了他制作的專題片。沒過幾天,好消息從白宮傳來——在伊拉克、阿富汗戰場經費極缺的情況下,布什總統決定全力支持納爾遜提出的太空軍事化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