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環球在線消息:從今年10月開始,深圳的房價出現下跌,這讓“習慣”了房價飛漲的中國人瞪大了眼睛。
深圳房地產研究中心的數據顯示,10月份新商品房的交易量只有今年1月的20%,二手房交易量相當于7月的20%。連續幾個月,深圳樓市持續低迷,按捺不住的房地產商接連降價促銷。
11月中旬,深圳大型地產中介中天置業評估有限公司總裁蔣飛攜上億元巨款潛逃。深圳眾多房地產中介成了樓市中第一塊倒下的多米諾骨牌,這個震動迅速傳遞到廣州,很快波及上海、北京。11月下旬,媒體再傳出消息,北京中大恒基董事長劉益良被警方拘留,“房流感”的驚呼聲四起。
這個冬天,降價只是國內房地產市場的一次“傷風感冒”,抑或是一場“傷寒”的開端?即將到來的2008年里,樓市會有怎樣的變化?著名經濟學家謝國忠一直在冷眼旁觀。
國際熱錢影響中國房市
1997年初,謝國忠曾預計香港房價會下跌50%,隨后的事實果然如其所料。謝國忠一直堅持認為中國房地產市場存在泡沫,一度被媒體列為“看跌派”。但是這一次,他的分析卻是:中國房價只是暫時波動。
《環球人物》:深圳的房價下跌是未來樓市下行的開始嗎?
謝國忠:我認為目前只是暫時的波動,經過這次調整后,房價還會再上漲。因為如果美元對人民幣匯率下跌,國際上的熱錢就會繼續流入中國,這些錢將使房價再度回升。
至于目前的房價波動,我認為,一個直接原因就是股市下跌影響到樓市,再就是央行對各地商業銀行貸款額度的緊縮,致使各大商業銀行不斷緊縮房地產信貸,甚至一些銀行停止發放二手房按揭,這些因素都會使得房價下挫。
《環球人物》:如果明年銀行信貸政策繼續緊縮,房價是否會大幅下降呢?
謝國忠:不排除如果銀行政策進一步緊縮,或者奧運會結束這樣的因素會導致房價有所波動,但是樓市大的震蕩還是要等到美元重新恢復強勢,以及中國出口貿易出現下降之后。
《環球人物》:您現在還堅持“房地產泡沫論”嗎?
謝國忠:我仍然這樣認為。房地產泡沫的因素很多,但主要原因無非是市場正常的需求被夸大,銀行利率低,很多人選擇投資房地產,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投機,再就是國際熱錢的涌入。
現在的高房價其實透支了未來,即便中國經濟今后一直高速增長,這個價格也已經包含了未來多年的升值。有人說,中國的房價還有上漲空間,比如在上海賣40萬美元的房子在倫敦可以賣到200萬美元。干嘛非要跟倫敦、紐約比,為什么不跟美國堪薩斯市比一下?那邊一套公寓也不過10萬美元,現在受次級債危機的影響價格應該更低!
紐約現在的房價是上海的3到4倍,但紐約人均收入是上海的15倍。用住房價格與家庭年收入的比值作為房價承受能力的指標來看,美國是4倍,香港和日本都是8倍,而中國目前最高的是15到20倍。即便我們的人均收入翻一番,現在的價格還是太貴了。
地價是主要成本
11月20日,北京師范大學金融研究中心公布了一份《中國房地產土地囤積及資金沉淀評估報告》。報告中稱,到2007年底,開發商通過規范和非規范渠道囤地約10億平方米。這個規模大約能夠支持房地產商靜態開發4年或者動態開發3年,即可支撐一個完整的開發周期。在全部囤地導致的資金沉淀中,來自銀行信貸的資金可能高達1.32萬億元,也就是說,囤地資金的一半源自銀行信貸。
《環球人物》:長期以來,“中國土地短缺”的說法是支持房價上漲的一個論據,現在看來中國并不缺地,是嗎?
謝國忠:從總量上說,我認為中國應該不缺地。日本的人均土地面積比中國長三角地區還低,但現在他們的房價下降了75%;連香港這樣人口密集的城市,還有土地根本尚未開發,有什么理由相信上海的土地供給已經見底?
即使有一天上海真的沒地方了,還可以再造出一個市區來,浦東不就是這樣嗎?除此以外,中國可以通過增加城市建筑高度來擴大供給,雖然高層建筑有弊端,也會帶來交通問題,但比起老百姓買不起房子,這些都不算什么,也都容易解決。
《環球人物》:這份報告中還分析說,地價僅占到房價的20%到30%,并不對房價產生決定性影響,您怎么看呢?
謝國忠:土地成本恐怕還是房地產的主要成本,不過現在中國的地價最終是由政府決定的,不可能不讓老百姓有房子住。有人說房子是讓富人住,沒錢的人不能買房,這肯定不對。在美國,平均房屋擁有率為60%,如果美國有人買不起房的話,那是因為土地價格是由市場定的,中國的土地則掌握在政府手中。這一點新加坡和中國極為相似,新加坡政府通過圍海造地獲得了大量的土地,以此調整房價使得人們可以住上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