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50年未遇的雪災撼動了中國大地,同時也為各行各業提出了嚴峻的考驗。全國人民萬眾一心,共同抗擊暴風雪。在雪災救助現場,有軍人、武警,有電力、道路的搶修工人,但還有一支隊伍在默默發揮著自身作用。
這就是保險理賠大軍。
日前,據中國保監會的消息稱,截至2月27日,保險業在這次災害過程中賠款已經超過16億元。據悉,因本次雪災保險行業將面臨高達40億的賠付,這個數字,在中國保險史上是絕無僅有的。
雪災中,保險工作人員都做了哪些工作?雪災之后,保險又該如何進一步做到“防患于未然”。巨額的保險賠付能否落實?帶著種種的疑問,記者近日采訪了中國人民保險集團總裁吳焰。
人保賠了近10億
《環球人物》:在本次冰雪災害及援助災區重建方面,中國人保一共賠付了多少?
吳焰:在臘月二十九,中國人保的3.7億元賠款就已到了保戶手上。截至3月4日,中國人保賠付和預付賠款已達9.8億元。
《環球人物》:雪災發生后,您和人保的很多員工都放棄了春節休假,奔波在各個受災地區。請您談談人保員工的主要工作。
吳焰:首先講講電力保險理賠人員,我們的員工每天早晨8點鐘,帶上一個軍用水壺、一個相機、一本勘損表,就開始冒著風雪翻山越嶺、走家串戶地送賠款。對每一個倒塌的電線桿,他們都堅持徒步走到現場查勘、拍照。
再就是車險理賠人員。有一個查勘員在趕赴現場時走到一半,高速路封閉了,但他并沒有放棄,凌晨三點,他徒步走到了出事現場勘查定損、給予賠付。
大年三十晚上,我在武漢市分公司的95518呼叫中心,還看到這樣一件事:呼叫中心的機房電腦開著,電燈沒開,點蠟燭,我覺得很奇怪,有電他們怎么還點蠟燭呢?后來聽員工們說,因為用電緊張,為了省出電保證95518呼叫線路暢通,人保的服務暢通,所以他們點著蠟燭值班。
《環球人物》:保險是項“未雨綢繆”的工作,那么在預防風險方面,人保做了什么?
吳焰:湖南郴州農房倒塌不少,但是湖南省副省長跟我講,郴州的農房損失不擔心災后重建,因為中國人保與郴州政府有互動機制,就是為農民提供農房保險。農房保險制度是每戶農民保費6元,保額是6000元,其中5000元用于房屋倒損后的恢復建設,1000元用于災后的生活救助。
浙江湖州在冰凍災害中農房倒損嚴重,浙江政府也沒有感到太大壓力,因為去年中國人保和浙江省政府聯合建立了保險機制,即農房保險,為將近1000萬戶農民提供農房保障,房屋倒損農民及時獲得了補償。
再比如,中國人保在武漢和湖北交通總公司建立了一個有效的保險互動機制。在災害當中,湖北交通總公司每天要發出幾百輛大轎車,卻沒有發生惡性事故,因為所有車輛運行情況都由公司總調度室隨時掌握。如有車輛在冰雪地帶超速,調度室馬上提醒,駕駛員可以當即收到提醒,立刻減速。
另外,湖北農村保險理賠人員在災前預防風險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提醒農民注意積雪,并與農民一起鏟除棚頂積雪。湖北有近6萬頭能繁母豬死于雪災,但是沒有一頭是因棚塌死去。
每只能繁母豬,賠一千
《環球人物》:雪災中,大量能繁母豬因災死亡。根據條款,凍死并不屬于保險責任,保險公司完全可以拒賠。但您最終拍板決定足額賠付。當時您是出于怎樣的考慮?
吳焰:我在新疆工作多年,零下20度的氣溫下也沒有見過母豬被凍死的情況。所以,對這次雪災中,南方大量能繁母豬因災死亡,也是我之前沒有預料到的。在能繁母豬保險賠付問題上,公司內部確實經過一番討論。最后,我們決定從大局出發,對凍死母豬給予賠付,以補償養殖戶蒙受的經濟損失。
我認為災難當前,中國人保不能以錙銖必較的商人姿態,來對待危難中的農民。
《環球人物》:對每只凍死母豬是如何賠付的?
吳焰:對于一些已簽發能繁母豬統保合同的縣區,即使養殖戶之前沒有交納應該自負的12元保費,但我們還是堅持按1000元足額賠付,以保護農民的利益。與此同時,災區分支公司紛紛成立服務“三農”工作隊,挨家挨戶送能繁母豬保險賠款,同時向農戶宣傳講解母豬在雪凝冰凍期間的喂養方法,做好災害發生前的預警防范工作。
對于已經投保的農戶,我們更是要求員工“隨叫隨到”。安徽桐城,有個養豬農戶叫楊澤國。他的豬場因雪災造成電線短路,很多能繁母豬都葬身火海。他起先認為保險公司會“不了了之”,卻不料我們接到他的電話后,兩個小時就趕到了現場。經過一番查勘,我們給出了每只豬1000元的賠款。
車險、房屋險、農業險是重點
《環球人物》:從人保接到的報案數據來看,本次雪災保險理賠主要集中在哪些險種?
吳焰:主要集中在車險、房屋險以及農業險等幾大險種。截至3月4日,中國人保車險賠付和預付賠款3.27億元;房屋險已賠付1291萬元;農業險賠付和預付賠款5664萬元,其中能繁母豬險為4974萬元。
《環球人物》:在抗擊冰雪災害及援助災區重建工作方面,保險業今后需要在哪些方面重點完善?
吳焰:本次雪災理賠中,確實暴露出了一定的問題。江西省倒塌的農房數目為4.2萬間,21.3萬間農房受損,但是我們只接到數百件報案。這說明目前我國農村保險覆蓋率很低,沒有與農民建立合理的保險機制。
江西贛州大面積毛竹斷折,5300多萬畝林木受損,造成經濟損失可達200多億。但是我國只有1.7%的人工育林做過相應的保險安排。
這說明,我們目前不能保證百姓不因災受窮。溫總理一向關注民生,他曾指出,要擴大農村保障范圍。我認為應該再向前推進一步,應該讓農民了解保險,對人工林進行適當的保險安排,對林業貸款專業戶推行強制責任保險。我們今后應該在重要領域以及一些弱勢區域(農村)加強保險保障。
人保要進世界五百強
《環球人物》:2007年年初,您接任中國人保總裁。到去年底,中國人保總資產達到1471億元,比年初增加了363億元,增長率高達33%。但今年已經有人預計,人保將因災虧損。您同意這種說法嗎?
吳焰:在新年伊始面臨這么大規模的賠付,對人保的確是一個較大的挑戰,我本人也感到了一定的壓力。但是,災害對人保經營造成虧損的言論是沒有根據的。
通常情況下,財險每年的賠付率為65%。也就是說我們800億元的保費中,將會有500多億用于賠款。因此,目前的近10億賠款還不足以得出今年將虧損的結論。另外,通過本次災害,我相信國民的保險意識會增強,這將為保險業務的發展帶來積極影響。對于我們來說,雪災是一個挑戰,同時也是一個新的發展契機。
《環球人物》:新的發展契機主要指什么?
吳焰:將會衍生出一些新的利潤增長點,比如,農村業務、專業化運作業務拓展模式。我們將在開源的同時,加強對關鍵業務的管控,避免不應有的費用損失。在投資方面,我們也要加大回報率。
《環球人物》:雪災發生后,您提出中國人保最遲兩年內將進入世界五百強。這是為了鼓舞士氣還是一個明確的目標?信心來源于哪些方面?
吳焰:進入世界五百強已經列入我們明確的時間表中。雪災發生后,中國人保上下一心,共同抗擊暴風雪帶來的危害,獲得了全國人民的普遍認可。全系統的凝聚力、戰斗力空前高漲。經歷過這次考驗后,我們會更加妥善地安排好全年經營。正因為如此,我們才提出這個目標。(來源:《環球人物》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