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杉磯6月22日報道:雖然中國仍是美國消費市場主要的產品來源,但近年來,也有不少美國商品進入中國市場。
中國經濟的發展和中產階級的壯大為美國公司創造了前所未有的出口機會。美國出口的產品包括農產品,建材和高端奢侈品。目前中國電網的建設,也為美國產品和服務的出口開拓了商機。
CTC公司(Composite Technology Corporation)的首席運營官馬文·賽普(Marvin Sepe)表示,中國的市場很大,并且在將會不斷發展。CTC總部設在加州爾灣,旗下部分產品銷往中國。
據美國官方統計,在過去的十年中,中國向美國的產品出口量一直保持兩位數增長,而美國向中國的出口在2000到2007年間也保持著20%的增長量。2007年底,中國超過日本,成為美國的第三大出口市場,僅次于加拿大和墨西哥。
在全球經濟低迷的情況下,美國向中國的出口增長有所放緩。然而,在過去的三年中,相比起中國產品出口美國的情況,美國產品出口中國的增長速度更快。
2006年,美國向中國的出口率增長了32.1%,而中國向美國的出口率增長18.2%。2008年,美國出口率增長9.5%,中國出口率增長5.1%。
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統計,2008年美國向中國出口的產品中,電機設備排名第一,出口額為114億美元;第二名為發電設備,出口額為97億美元。排在第三的是提煉食用油的原料,出口額為74.4億美元,在全球供應量減少的情況下,該數據還比于2007年同期相比增長了76.2%。
美國向中國出口的產品前十位包括:航空設備(51億美元),塑料產品(38.6億美元),光學及醫療器械(37.1億美元),鋼鐵(33.1億美元),紙漿及紙板(23.1億美元),鋁材(21億美元)以及有機化學產品(21億美元)。
隨著中國家庭收入的增長,奢侈品的需求量也有所增加,這對美國出口商而言是好消息。根據世界銀行的報告,1981年至2001年間,中國的貧困線下人口比例從53%下降到8%。貝恩咨詢公司(Bain & Co.)六月的報告指出,2009年,中國的奢侈品銷售增長率將達到7%。《福布斯》雜志表示,該比例在發展較緩慢的中國內陸更將達到35%。
“于他們而言,現在首要考慮的是房子車子,其次便是電視機和服裝等等,” Virtual Habitat Inc公司的總裁W.布蘭特.羅賓遜(W. Brent Robinson)表示。該公司總部設在圣迭戈,業務包括進口并安裝零售平板屏幕。“而且他們現在更追求高檔的產品,寧愿存半年的錢買一個真的路易斯·威登皮包,也不愿意去買假貨。”
由于中國對工業材料的需求不斷增加,其他產品的出口量在過去十年中也在不斷增加。2000年世界貿易組織給予中國永久性最惠國的待遇,由此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中國的關稅,比方說,汽車配件和農業化學產品的關稅便被下調。
同時,中國政府致力于從發展中國家向工業化國家過度。無論是1600億美金的鐵路項目投資還是8.5萬公里的高速公路建設,都將使美國企業受惠。
可再生科技,如太陽能和風能,也是美國出口領域的一大熱點。環保技術產品的很多部件都是在中國生產的,然而這類產品仍是重要的出口中國的商品。
“中國在這方面要向我們學習,因為我們是這個行業的龍頭,”洛杉磯世界貿易中心協會會長凡斯.博漢(Vance Baugham)表示。“中國的急速發展將帶來許多問題,而美國可以在幫助中國解決問題的同時獲得盈利。”
注:原文刊登于6月22日中國日報(北美版)第4版
(作者:Tatiana Prophet 編譯:黃千懿 編輯:孫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