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報道:14歲的北京中學生(音譯Duan Zhichuan)從數百名來自世界各地參賽者中脫穎而出,獲得第一屆全球SpellEvent英語拼寫冠軍賽的第四名。
該比賽由富蘭克林電子出版公司和TESOL協會合辦,參賽選手包括300名8到15歲的英語學習者,分別來自中國,阿根廷,德國,意大利,墨西哥,韓國和土耳其。冠軍是來自阿根廷的卡拉拉.蘇菲亞.布魯內托(Clara Sofia Brunetto),今年15歲。她獲得了價值1萬美元的獎學金。
“這場比賽很難,可我很高興終于來到了紐約,”段志川說。15名決賽選手來自7個不同國家,另外一名中國選手是劉曉瑜(音譯Liu Xiaoyu),來自河北省一所中學。
在過去的半年,段志川參加了三場本地選拔賽,最終獲得紐約決賽的入場券。他為了準備比賽,可付出了不少努力。“有時候覺得挺氣餒的,因為要背那么多生僻詞,包括拉丁語,法語和意大利語,”
段志川說。他的英語啟蒙老師是從牛津大學畢業的父親。“可是有那么多世界各地的選手來參加這個比賽,我覺得必須得好好準備。”
如今,段志川認識8000多個英文單詞,甚至連一些申請大學時才所要求的詞匯都掌握了。“我喜歡通過看英語電影來學單詞,”他說。“這樣我可以更好的理解詞匯含義。” 劉曉瑜表示為了準備比賽。她每天需要學習600個單詞,可有時候辨認主持人所說的單詞還是有點困難,因為她在學校里沒有天天練習口語的機會。“我很自豪可以代表中國參賽,而且自己也盡了最大努力。”
歷時2小時的決賽包括9個環節,每個環節都會淘汰拼錯字的選手,而詞匯難度則逐步增加。
為全世界非英語國家的學習者舉辦英語拼寫比賽是富蘭克林電子出版公司CEO百利.利浦斯奇(Barry Lipsky)的構思。
“在從香港到深圳的火車上,我想到了這個主意,”利浦斯奇回憶道。他在過去的30年中屢次到訪中國。“我們首先想辦網絡比賽,不過后來認為太難監控比賽過程。”
富蘭克林電子出版公司打算每年都舉辦這個比賽,且有計劃在2010年將參賽國家增設到12個,四月便開始本地選拔賽。
斯德.查克.阿莫羅斯諾(Sid Chuck Amorosino)是TESOL協會的CEO,他表示,SpellEvent比賽是通過英語學習促進各國學生交流的好機會。
注:本文刊登于8月17日中國日報(美國版)第4版
(作者:Yuwei Zhang中國日報(美國版)編譯:黃千懿 編輯:孫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