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佛羅里達報道:被賽百味取代其美國第二大快餐連鎖店的位置后,漢堡王(Burger King)準備在逐漸西化的中國市場提高銷售額。
漢堡王的目標是2015年前在全中國新開250到300家店。截止到6月底,漢堡王在中國在6個城市新開了16家全資的零售店和7家特許經銷店。2005年6月漢堡王首次進入中國市場時只有20家餐館。
“未來三年或者更短時間內,我們會沖破100家餐館大關,” 中國區總經理喬納森?施(Jonathan Shih)說。
新零售店今年已經在南京、上海和杭州開始施工。未來三年里,在北京、上海、廣州和深圳將會繼續增加更多的店面。
施總經理介紹說,上海和江蘇省的大城市追求西方生活標準,有較強的消費能力,因此將在這些城市建全資餐館。他還補充說,離這些城市稍遠的零售店都會由當地人投資。
“如果看到西方快餐店總投資額和中國消費者的巨大需求之間的差距,”施總經理說,“你就知道漢堡王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
根據市場觀察公司(MarketsMonitor)的一份名為《中國快餐食品分析》的報告,至少到2011年,中國的快餐行業會以25%的復合年增長率持續增長。
從美國直接進口到中國的炸薯條比10年前增加了10倍,從香港轉口進入的炸薯條貨運量是10年前的3倍,中國廣州美國農業部外國農業服務署貿易辦公室的統計顯示。
根據J.P.摩根分析師約翰?伊凡科(John Ivankoe)近期的一份報告,美國經濟衰退對漢堡王的影響特別大,因為該公司許多餐館都集中在美國本土,引起銷售額預期降低。
“全球業務的缺失給(漢堡王)帶來了風險,”伊凡科寫道。
盡管漢堡王的國際和中國擴張計劃會使其地理覆蓋范圍得到改善,在全球市場上它遠遠落后于同業競爭者。
根據花旗投資研究部門的格利高里?巴蒂斯卡尼安(Gregory Badishkanian),2008年漢堡王三分之二的營業額都來自于美國和加拿大;而麥當勞在美國的收入只占到總收入的37%。另一個競爭者,擁有肯德基、必勝客和塔可鐘 (Taco Bell, Inc.)的百勝全球餐飲公司(YUM! Brands)在美國的業務收入只占46%。
由于競爭者在中國的網點和銷售額都輕松超過漢堡王,它需要在中國市場上奮起直追了,巴蒂斯卡尼安說。他補充說,亞太地區是漢堡王最后進入的一塊市場。
中國市場上的快速擴張可能會給漢堡王帶來更高的利潤率,瑞信的調研員凱斯?西格納(Keith Siegner)評論說。
“綜合其全球發展的歷史和它長期在餐館和公司都低于行業均值的現狀,漢堡王的盈利能力還是很強的,”西格納說,“我們還是認為應該長期持有該公司的股票。”
中國的漢堡王特許經營店有10%都是當地人投資,施總經理說。漢堡王可能會從中盈利,但同時與公司全資擁有的餐館比起來,這些飛速增長的當地店鋪也會增加經營風險,巴蒂斯卡尼安指出。
“一個全是特許經營模式的商業模型可以保證穩定的現金流,增加回報率和利潤率,”巴蒂斯卡尼安解釋說,“另外一個可能對品牌形象產生負面影響的風險是特許經營商由于緊縮信貸或成本增加等原因而不愿意進行再投資。”
為了吸引中國消費者,漢堡王準備在保證其質量標準的同時,增加適合當地口味的食物,比如亞洲醬汁、雞蛋漢堡、肉卷、雞翅和沙拉杯等等,施總經理說。
“保證全球和當地供應商給中國提供相同的世界級標準的食物是很重要的,”施總經理在解釋新業務時說,“作為一個全球企業,美國和地區性的支持中心會將任何可以改良適應當地模式的好經營方式和新鮮概念帶到中國。”
注:本文刊登于8月24日中國日報(美國版)第13版
(作者:Shearon Roberts 中國日報(美國版)編譯:朱婧瑜 編輯:孫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