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金融時報》2月5日報道,中國4日就其出口鞋在歐盟受到的對待向世界貿易組織提交申訴,標志著歐中之間的長期貿易爭端升級。
此前,歐盟去年12月決定把針對中國和越南鞋類的反傾銷關稅延長15個月。中國出臺此舉之際,中國與西方貿易伙伴之間的緊張正在加劇——經濟衰退已經使這種局面更加惡化。
中國商務部表示,歐盟的關稅“損害了中國企業的合法權益”。
目前歐盟對中國鞋征收的關稅是16.5%,對越南是10%。在去年11月一次不具約束力的表決中,歐盟成員國曾反對延長關稅。但經過歐盟執行機構歐盟委員會的大力游說,德國、奧地利和馬耳他后來改變了立場。
從中國采購產品的許多歐洲零售商和鞋類品牌反對延長這些關稅。
被視為報復之舉的是,中國對從歐洲進口的碳鋼緊固件開征關稅。
在遞交世貿組織的文件中,中國請求與歐盟磋商,以求解決此事。若雙方在60天內不能商定和解方案,那么中國將請求世貿組織裁決。中國這只是第二次將歐盟訴至世貿組織的正式爭端解決程序,適逢北京方面在世界舞臺上變得更加自信之際。
歐盟委員會表示已“注意到”中方的行動,并稱,該機構在作出延長關稅的決定時“嚴格遵循了”世貿組織規則。
對布魯塞爾方面來說,中國提出申訴的時機有點棘手,因為新任歐盟貿易專員、比利時的卡洛?德古赫特已獲得任命,但尚未得到議會確認。上月,德古赫特承諾根據規則(而非政治)實施反傾銷措施,并加深與中國的對話。中國已成為歐盟最大的貿易伙伴之一,但歐中貿易關系中的爭端也是最多的。
圍繞鞋類關稅的糾紛,已成為考驗歐盟在經濟危機期間對自由貿易承諾的試金石。它使歐洲的小型制鞋商與大型零售商產生對立。歐洲大型零售商越來越多地將生產外包至亞洲。
在低成本進口產品侵蝕了歐盟內部制鞋商的市場份額后,歐盟最初在2006年開征這些關稅,期限為兩年。實施關稅后,歐洲的市場份額已經企穩。
在出任歐盟貿易專員期間出臺了這些關稅的英國商務大臣曼德爾森勛爵,曾游說反對延長關稅。
代表阿迪達斯和其樂等企業的行業組織——歐洲鞋業聯盟表示,它與中國的看法相同,即歐盟的決定是基于“很有問題的調查和有缺陷的分析”。該組織補充說:“延長鞋類關稅,開啟了對歐盟出口至中國的產品采取報復措施的大門,而且使歐洲領導人對捍衛自由貿易的再三承諾不攻自破。”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