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南華早報》3月2日報道稱,溫家寶總理將于周五全國人大開幕時發表年度工作報告,相信報告展現的情緒將比去年更樂觀。
溫家寶將向近三千名全國人大代表發表年度工作報告,闡述今年的宏觀經濟、社會及外交政策目標。
預料他將會宣布中國已通過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以來的最艱難考驗,成為率先從全球經濟低迷中恢復的主要經濟體。去年,中國作為全球第三大經濟體,全年增長8.7%,為全球之冠,也超過溫家寶所定的保八目標,而大部分國家的復蘇步伐仍然艱難緩慢。
盡管有人憂慮內地復蘇的可持續性,但更多人為中國的成就稱道: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超過德國成為第一大出口國,并有可能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去年,當西方國家仍然受到銀行和地產業崩盤的困擾,中國資金卻仍然雄厚。中國還首次擁有全球市值最高的銀行、最大的電話公司、人數最多的網民、最多的在建核電廠,中產階級人數也可能稱冠全球。
溫家寶總理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所展現的情緒并不樂觀,他告訴中國人要做好準備面對艱難的一年,但事實證明2009是屬于中國的,中國經濟成功復蘇并持續快速發展,這個世界上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開始以超級大國的姿態在世界舞臺上發揮其政治和經濟影響力。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說:“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上中國所展現的信息暗示著,在2010年中國的政治力量會繼續增強。”
但分析家也警告稱,雖然中國正處于經濟發展的鼎盛時期,今年仍要面對挑戰。許多經濟學家都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提出來質疑。認為中國的經濟復蘇只是一種假象,它源于中國政府的巨額經濟刺激計劃。一些人甚至擔心,刺激計劃會使中國不良貸款增加。
摩根大通中國證券市場部董事總經理兼主席李晶表示,中國經濟呈現V型走勢,政府經濟刺激計劃的成功又使人們開始擔心通貨膨脹。世界銀行1月21日在曼谷發布的《2010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中國經濟已出現“泡沫的信號”。
分析家指出,溫家寶總理將面對艱難的選擇:大力發展經濟以創造更多就業機會從而維護社會穩定,同時還要確保投資驅動型增長模式不會破壞經濟健康發展。
(來源:中國日報網 信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