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日報網消息:美聯社3月31日報道,兩名美國官員稱,一直以來反對對伊制裁的中國31日發出愿意考慮聯合國制裁決議的信號。這似乎將使得決議獲得通過的前景變得更加光明。
奧巴馬30日表示,希望在數周之內對制裁伊朗有所定論。而如果中國拒絕討論制裁事宜的話,這個時間表看似就很難實現。
然而,31日,兩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國官員在伊核問題有關六方舉行的電話會議中稱,中方代表表示,中國做好了討論制裁伊朗事宜的準備。
其中一位官員說,中國已就討論聯合國決議的細節作出“承諾”。而在這個基礎上,美國能夠進一步努力,推動制裁決議的通過。不過,這兩名官員警告稱,這并不表示各國在聯合國制裁決議上已達成一致。
奧巴馬政府希望在4月底之前達成一項聯合國決議。美國國務卿希拉里尚未公開具體時間表,但近日來,她對中國同意制裁伊朗日益表現出樂觀的態度。
路透社3月31日報道,外交消息人士表示,包括中國在內的六大國31日已就未來幾天開始起草對伊朗新制裁決議達成共識。
他們說,來自英、美、法、俄、德的外交部高級官員已經在一次電話會議中與中國官員達成一致。
一名代表表示:“已經與中國就開始制定對伊新制裁決議達成共識。安理會決議將在未來幾天內開始起草。”
數名外交人士稱,六國中的西方國家希望未來幾天在紐約組織一次六大國的大使級會議,開始起草制裁決議的進程。
他們說,六國談判的基礎將是美國提出的制裁提議,該提議已經獲得歐洲三國的同意,并在大約一個月前提交給俄羅斯和中國。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馬克?唐納(Mark Toner)在華盛頓對記者說,31日的電話會議是圍繞伊朗問題一系列磋商的最新步驟。他拒絕提供此次電話會議的細節。
中國正緩慢而不太情愿地靠近俄羅斯和西方國家要求對伊朗實施新制裁的立場,但中國和俄羅斯一樣,希望新制裁的力度不要太大。
一名外交人士表示:“這是美國和歐洲的一個巨大勝利。中國已經向前邁進了一大步。”
《紐約時報》3月31日報道,法國外長庫什內在接受采訪時說:“他們(指中國)已同意加入談判。這是很大的一個進步。”
美國國務卿希拉里表示,制裁和外交方式并不相互矛盾。“聯合國安理會的行動屬于談判和外交方式的一部分,或許能夠引起伊朗領導人的注意。”
在過去幾輪制裁中,各方最終達成一致往往要花上兩個月至四個月的時間。庫什內預測新一輪的制裁也將同樣非常艱難。“很令人吃驚的一點是,他們愿意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