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3日,中國青少年網絡協會項目部主任邵德海做客中國網絡電視臺,就“文明上網共建和諧”網上征文和知識競賽活動主題與廣大網民進行在線交流。
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政策扶持未成年人綠色網絡建設
對于如何加強綠色網絡建設,邵德海說,文明上網,有兩個方面,一個是我國的計算機硬件設施,另一個是軟件設施,也就是內容。作為網民,網絡的內容很少是我們自己所創造的,真正影響整個互聯網發展的其實是企業,如果企業做好引導健康內容的工作,才是解決文明上網的最核心的基礎。國營企業占據了很大的壟斷優勢,應該帶頭去做這樣的事情,帶動民營企業去開拓這個市場。同時邵德海建議國家出臺相應的政策,對于綠色網絡企業給予大力的扶持,甚至是積極主動去推動。相信有了國家政策的扶持之后,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愿意投身綠色產業。
網絡環境的好與壞取決于我們每個網民的行為
在談及“文明上網共建和諧”網上征文和知識競賽活動的意義時,邵德海說,截至今年年初,中國已有4億多網民,網絡已經覆蓋到我們生活中的每個方面,人們每天都離不開網絡,網絡對人們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建設和諧社會一直是國家的重點工作之一。而要想社會和諧,與人們息息相關的網絡環境也必須和諧,而目前網絡上存在很多不良現象,導致網絡環境的不夠和諧,從而對社會和諧也產生一定的影響,這次“文明上網共建和諧”網上征文和知識競賽活動就是一個很有意義的舉措。他說:“促進網絡環境的文明和諧,就像構建我們的和諧社會一樣,可以說‘匹夫有責’。網絡環境的的好與壞取決于我們每個網民的行為。我們應該自覺遠離不良網站,從個人做起,推動文明上網良好風氣的形成?!?/p>
加大對網絡運營商的約束 讓企業負起社會責任
邵德海認為,一個文明、和諧、綠色的網絡環境就像文明社會一樣,但現實社會是天然的,網絡社會則是人造的。他說,網絡的虛擬世界是由一個個企業做的內容構建起來的。文明上網,不僅要關注個體,還要關注這些內容的提供商。他們所提供的內容,往往會使個體被動地接受,如果這些提供內容的人,能夠把虛擬社會的制度和內容做得更好一些,管理得更完善一些,那么對網絡和諧會有很大的貢獻。因此,希望有關部門對提供內容的企業能夠加大約束力度,制定相應的約束機制,從而使其切實承擔起對營造文明和諧網絡環境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