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燒肉亞硝酸鹽率先超標
6小時后,差不多為中飯到晚飯的時間間隔。許多老年人或者雙職工家庭在休息天、中午燒的菜,晚上再吃很普遍。
實驗人員打開冰箱,把貼有“6小時”標簽的炒青菜、韭菜炒蛋、紅燒肉和紅燒鯽魚取出來,然后放進微波爐,用中低火加熱1分鐘,拿出微波爐后,這些菜肴看起來仍然很新鮮。
實驗人員對這些菜肴的亞硝酸鹽含量進行了測定,結果發現,6小時后剩菜中亞硝酸鹽含量都有所增加,炒青菜增加了16%,韭菜炒蛋增加了6%,紅燒肉增加了70%。其中,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達4.2558mg/kg,已超過了國家《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中“肉類3mg/kg”的限量標準。
冰箱放18個小時全超標
18小時后,實驗人員又從冰箱中拿出貼有“18小時”標簽的4個菜,用微波爐加熱后作檢測。檢測結果發現,炒青菜中亞硝酸鹽含量增幅非常大,比6小時增加了443%,紅燒鯽魚增加54%,韭菜炒蛋增加47%,紅燒肉中亞硝酸鹽含量變化不大。
從這實驗看出,隔夜菜放到第二天中午,炒青菜、紅燒肉、紅燒鯽魚亞硝酸鹽含量都超過了國家標準。
菜肴放冰箱24小時吃不得
距離4個菜燒好的時間差不多過去24小時后,實驗人員從冰箱中拿出最后一批貼有“24小時”標簽的4個菜肴,同樣用微波爐加熱后作檢測。
檢測結果發現,跟18小時相比,4個菜肴亞硝酸鹽含量繼續大幅增加,且全部超過了《食品中污染物限量標準》的限量標準,其中炒青菜超標34%,韭菜炒蛋超標41%,紅燒肉超標84%,紅燒鯽魚超標141%。
實驗人員說,出鍋后24小時,葷菜亞硝酸鹽含量超標厲害,是因為紅燒的菜肴,所用的調料中本身就含有硝酸鹽,而且葷菜蛋白質含量高,24小時后,微生物分解了大量蛋白質化合物,促使硝酸鹽轉化為亞硝酸鹽。
常溫下亞硝酸鹽含量上升快
為了解冰箱冷藏與常溫下菜肴亞硝酸鹽含量的變化,實驗人員還將一份紅燒鯽魚樣本在常溫下放置了4小時然后測定其亞硝酸鹽含量。結果顯示亞硝酸鹽含量的三次測試平均值為8.9483mg/kg,超過國家限量標準一倍以上,比在冰箱中放了24小時超標得還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