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聯大表決引發加劇敘利亞國內沖突擔心
聯合國大會16日投票通過的敘利亞問題決議雖然不具約束力,但有關人士擔心這將加劇敘利亞國內沖突,使問題復雜化。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盧卡舍維奇17日表示,俄將在聯合國平臺上繼續尋找解決敘利亞危機的方式。聯合國16日通過的涉敘決議實際上是此前被俄中否決的安理會決議案的翻版。這份文件帶有明顯的片面性,將敘利亞危機的一切責任都推到敘利亞政府一邊。他說,俄將與國際伙伴一起,在聯合國平臺上繼續尋找能被各方接受并且符合敘利亞人民利益的方案。俄羅斯常駐聯合國代表丘爾金在投票后表示,解決敘利亞危機有兩個基本原則:一是各方都必須停止暴力,二是只有通過由敘利亞人自己主導的包容性的政治進程才能夠找到解決辦法。但是,決議草案內容不符合上述兩個基本原則,反而孤立敘利亞,強行施加外部政治解決模式。
《俄羅斯之聲》電臺17日報道指出,聯合國大會通過的涉敘決議只帶有建議性質,不是行動指針。俄羅斯阿拉伯問題專家馬杜佐夫17日表示,阿盟國家是在外部力量壓力下動議這份聯合國決議的,阿拉伯國家在經濟上對外部的依賴,因而面臨來自外部的巨大政治壓力。
敘利亞常駐聯合國代表賈法里在討論一開始就重申,決議草案可能會繼續擾亂敘利亞國內局勢并造成更嚴重的危機。敘利亞政府目前面臨的是“敘利亞的恐怖分子襲擊”,請“停止給敘利亞境內的暴力沖突和宗教紛爭煽風點火”。賈法里還指責草案的共同提交國,從一開始就否認敘利亞境內武裝團體的存在,這些國家聲稱急于拯救敘利亞人民的生命,和平解決敘利亞問題,但卻在“國際框架”之外向敘利亞人民實施可對其日常生活造成影響的單邊制裁,并且在沒有正當理由的情況下,終止與敘利亞之間的關系,而這恰恰表明,這些國家根本不想幫助敘利亞實現改革,也不想“通過對話達成和平協議”。
朝鮮、玻利維亞等國常駐聯合國代表譴責有關國家漠視敘利亞國內的真實情況,試圖誘發政權更迭。這種做法將導致敘利亞出現政治真空,并使整個地區陷入不穩定中。
“阿拉伯新聞網”17日發表的一篇文章指出,俄羅斯和中國投反對票,意在阻止用一紙決議的方式來達到顛覆一個主權國家政權的目的。否則,只要西方國家看誰不順眼,就會通過所謂的“國際社會壓力”將其統治者趕下臺。
越南《人民報》網站17日報道說,中國和俄羅斯再一次投出反對票,中國等國家堅決反對外部勢力武力干涉敘利亞內政。越南國家廣播電臺網站17日援引有關人士的話說,國際社會在敘利亞問題上采取的行動應有利于緩解緊張局勢,有利于促進政治對話,而不是讓形勢更加復雜。
敘利亞官方的《復興報》17日發表社論稱,聯大通過涉敘的決議,這是國際正義和外交榮譽的悲劇。聯合國正在變成另一個受人操控的“阿盟”,專制政治正把聯合國變成一個狩獵場。敘全國進步陣線感謝俄羅斯和中國等友好國家的立場,認為俄中制止了國際關系中平衡準則的喪失。
點評:
曲星(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所長):中國此次在聯大會議上投反對票,并不表示我們反對該草案的所有內容。中國在敘利亞問題上沒有私利,更不是單純為了支持俄羅斯而投否決票。中國的決定是基于聯合國憲章基本原則,是基于維護國際關系的基本原則,更是重視世界人民的基本利益的體現。
華黎明(中國前駐伊朗、阿聯酋、荷蘭等國大使):西方國家明知在聯合國大會上通過的決議不具有法律效力,仍執意將關于敘利亞問題的決議付諸表決,目的是挽回面子,以便從道義上將中俄等投反對票的國家置于受譴責的境地。
安惠侯(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理事):投反對票的國家處于少數地位,不等于它們立場有誤,或孤立無援。中國的立場經得起歷史的檢驗。
(來源:人民網)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