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振中國宏觀經濟需要擺脫“西醫療法”
美國制造業在復蘇,美國政府搞了一個“再工業化”運動,比如說汽車這一類制造業重新崛起。這樣可能對中國產品需求也形成一定的影響。這30年出口導向,出口帶動經濟增長模式是不是已經到了一個需要轉折的地方?從投資、消費、出口來看,對整個經濟增長都形成一個頹勢,這是整個上半年經濟形勢方面分析。當然,隨著經濟需求減少,物價也隨著下降。但是,房價由于貨幣政策微調進一步反彈。
現在對經濟速度有兩種觀點,學界一種觀點認為,中國已經到了一個中速增長時期,這部分學者認為你已經高增長了這么30年,積數也已經加大。另外就是受到資源各方面約束。比如說7.5%左右的速度他們認為很正常,可能未來我們10年、20年可能就在7.5%到8%這個范圍速度增長。當然,另外一批學者認為我們8%以上速度還能增長15到20年,就是看法不一樣。它對整個政策的制定,整個政策走向有影響。
假如說8%以下速度合理,沒有必要再去進行投資,去刺激它。那么,如果說8%以上速度我們還能增長20年,說明8%以下甚至7.5%這個速度就是不正常的,必須得想辦法啟動應對措施。因此,不同的觀點假設,政策決定上是不一樣的。但我個人認為經濟增長速度可能還會保持在8%以上,15年到20年不敢確定,但10年可能沒有問題。
97年亞洲金融風暴和08年經濟危機過后中國在全世界都上一個臺階。我想這次也會是這樣,這次危機過了以后,中國還是上了一個臺階,即使在全球經濟增長都下行的情況下,7.6%速度還是很高的。世界銀行和世界貨幣基金組織對中國的速度都保持樂觀。
對于下半年經濟形勢,中國需要警惕這么幾點。
第一,警惕就業形勢惡化。7月份正好是我們大中專學生畢業的時間,700多萬大學生、700多萬中專生全部加起來1500萬進入就業市場。在全國,許多企業都在減人。招工難和就業難并存。
而且總理在前幾天會議上說,要把就業優先戰略,另外把就業納入考核各級干部一個重要指標,我覺得這個是對的,引起他們重視。因為現在各級干部第一是GDP,第二是大投資,大項目,大企業,大資本。而且,恰恰這些大企業,大資本在就業貢獻上很少,就業主要是小微企業,小微企業抓起來很麻煩,不如一個大企業,GDP一下就出來。下半年就業形勢可能惡化。
第二個,就是房價和地價強烈反彈。我覺得總理從兩會以來一直重申房價回歸到合理的水平,嚴格控制房地產。我覺得這條是對的,不能再像09年那樣房價暴漲25%到30%,以此推動經濟增長。現在的房價收入比就不合理,很多老百姓買不起房子。再一輪推高,那么對于很多買房子居民,比如大學畢業工作幾年需要買房子,我覺得不公平,而且容易形成社會問題。日本、歐洲一些國家,房地產泡沫破裂,對金融、經濟增長都造成一系列麻煩。所以,我覺得一定要控制房地產平穩運行,即要發揮房地產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又要防止形成泡沫。
第三個警惕就是CPI。因為美國今年大旱,可能推動油料,糧食、玉米國際糧價上漲,直接影響大豆等對國家影響重大的油料作物價格上。國內糧價也可能跟風上漲。最近有新聞報道豬價反彈,豬肉價格進行到一個拐點。豬肉價格及國際糧價的波動直接導致國際農產品價格不穩定。這就是所謂的輸入性農產品價格上漲,會對國家消費價格造成影響。
第四,大量制造業企業沒有訂單,生存困難。由于今年上半年和下半年地方政府財政困難,地方政府增加對小微企業和制造業的稅收和收費。我密切觀察這個財政收入的結構,收費的增長太快。政府有些稅收減少了,拿稅來補。這些制造業和小微企業負擔并沒有減輕。中央的給2萬元以下小微企業一些免增值稅等一系列政策,被地方政府增加的收費抵消了,最后反而負擔更重。所以,我們必須防止小微企業和制造業大量關門和倒閉。
- 環球 E-weekly
- 特稿 world N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