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4月,廣州軍區(qū)裝備部副部長劉蒙與作者在韶山留影。
榮譽總是不期而至,恩情令我徹夜難眠。前不久,當由我撰寫的兩個課題《信息化條件下防衛(wèi)作戰(zhàn)裝備保障研究》和《戰(zhàn)區(qū)武器裝備聯(lián)保聯(lián)訓問題研究》同時榮獲總裝“十一五”期間“全軍裝備理論研究優(yōu)秀成果”一等獎和三等獎,我抵制不住自己的眼淚。此刻,我想得最多的不是這含金量極高、來之不易的榮譽。我提醒自己,榮譽歸功于組織,歸功于領導,歸功于朝夕相處的戰(zhàn)友。是他們給了我勇創(chuàng)佳績的平臺和機遇。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感恩的心,感謝命運,花開花落,我一樣珍惜”。一首《感恩的心》唱出無數(shù)人的心聲。感恩,是世界上最大的美德;感恩,是詞典里最美的字眼。
感恩之心,是每個生命不可或缺的陽光雨露。在西方,有個感恩節(jié),每逢這一天,人們相聚相歡,感謝上蒼的仁慈與恩惠。我泱泱中華,自古就盛行知恩圖報。“投之以桃,報之以李”、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銜環(huán)結草,以謝恩澤”、“滴水之恩,涌泉相報”就是生動的寫照。
“落葉在空中盤旋,譜寫一曲感恩的樂章,那是大樹對滋養(yǎng)它的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藍的天空中漂蕩,繪就一幅幅壯麗的畫面,那是白云對哺育它的藍天的感恩。”對世間所有事物給予自己的幫助表示感恩,是一種品德、一種態(tài)度、一種胸懷、一種修養(yǎng)、一種堅守、一種境界。
懂得感恩、樂于感恩、勤于感恩的人,擁有人生最大的收獲――快樂和幸福。不懂感恩的人,不善感恩的人,縱有萬般權勢,富可敵國,名噪五洲,也只能是物質世界的飛人,精神世界的爬蟲。
感恩,是我生命中最響亮的音符。從一名普通青年學生,成長為共和國的軍官,我深感幸運。在我的靈魂深處,烙印最深的字眼叫“恩情”。“恩情”兩個字,常常讓我徹夜難眠,甚至常常令我飽含熱淚。我常常提醒自己,一個人的成長進步,要靠組織的培養(yǎng)、領導的賞識、戰(zhàn)友的幫助、親人的支持。離開這些,就是天才,也難成大器。
我感恩組織。我仔細“盤點”已經(jīng)走過22年多的軍旅歲月,總有許多事情令我難忘、讓我夢繞、教我感動,組織對我恩重如山。我入伍還不足一年時,組織先是讓我入了黨,接著又給我記了三等功。是組織的教育,使我堅定了理想信念;是組織的關懷,給了我平凡而重要的工作崗位;是組織的培養(yǎng),讓我闊步行進在為軍隊現(xiàn)代化建設敬業(yè)精進的康莊大道上;是組織的哺育使我立下了“做一名政治上的明白人、作風上的正派人、事業(yè)上的有為人”的誓言。我攜筆投身軍旅至今,近8000個日夜彈指一揮間不見了蹤影,雖然我只做了一些作為軍人應做的工作,盡了一些應盡的職責,但組織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給了我崇高的榮譽。我的胸前先后掛過15枚閃閃的軍功章,其中榮立二等功3次,榮立三等功12次,還60余次登上總部、軍區(qū)等不同的領獎臺。60多本榮譽證書伴隨我走過每一個春夏秋冬,見證著不平凡的歲月。面對榮譽,我常思黨恩、常惜黨恩。我告誡自己,要把報恩之心化作報恩之行。于是,不論工作在作戰(zhàn)部隊還是在廣州軍區(qū)機關,不論部隊駐扎在窮鄉(xiāng)僻壤還是在繁華都市,不論是當普通戰(zhàn)士還是當領導干部,我都提醒自己務必“老老實實做人、兢兢業(yè)業(yè)做事、清清白白做官”,任何時候、任何崗位都要“負責任地干事,干負責任的事”。無論失意之日,還是在得意之時,我都要求自己做到:對組織不二心、對工作不偷懶、對職責不懈怠、對做人不忘本、對名利不伸手、對規(guī)矩不踩線。作為在組織的光輝照耀下成長起來的黨員領導干部,我們沒有向組織伸手“要好處”的權利,只有感恩組織、報答組織的義務。感恩組織、報答組織的最好方式就是愛崗敬業(yè)、盡職盡責、有所作為。
我感恩首長。是許多首長,教會了我如何做人、如何為官、如何努力拼搏、如何面對得失、如何甘守清貧、如何敬業(yè)精進。首長們的諄諄教誨,使我悟透了諸多人生道理。“得之淡然、失之泰然、不爭必然、順其自然”成為我擺脫名韁利鎖束縛的“金鑰匙”’。從首長們的身上,我不僅看到了思想的高山,也看到了許多人性的光輝,常常令我心懷感激。我想,回報首長們的最好方式就是把最佳的狀態(tài)用在事業(yè)上,用不懈努力創(chuàng)造輝煌的業(yè)績,使生命之舟駛向勝利的彼岸。這正是首長們對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