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質疑聲紛起 政壇就參拜一事鮮明對立
日本閣員議員參拜靖國神社的舉動在其國內激起不小波瀾。日本政界及其國內輿論對連續幾日的參拜行為表示擔憂,政界就此呈現出鮮明的觀點對立。
作為日本自民黨聯合執政黨派的公明黨4月22日批評稱,日中關系仍處于原地踏步狀態,參拜不過是為了迎合保守人群期待的自我滿足而已。如果影響了經濟、貿易、文化方面的交流,將有損國家利益,進行參拜是錯誤的政治判斷。
公明黨黨首山口那津男23日也在記者會上說,希望日本國會議員在考慮到對國內外影響的同時,根據各自的見識采取行動。
日本經濟團體聯合會會長米倉弘昌22日在記者會上就安倍內閣成員參拜靖國神社一事表示,為避免日本與中國及韓國的關系進一步惡化,政治領導人應當顧及彼此的關系。
日本共產黨委員長志位和夫則主張“靖國神社是將過去軍國主義發動的侵略戰爭美化為‘自衛戰’或‘解放亞洲之戰’進行宣傳的特殊的神社”,批評稱“參拜就是站在肯定侵略戰爭的立場”。
日本民主黨和生活黨擔心參拜會對亞洲外交造成影響,民主黨黨首海江田萬里批評稱,此舉“已對外交造成影響”,并表示“希望政權核心人物能從大局出發采取行動”,呼吁閣僚不要參拜。
日本共同社分析認為,諸多日本國會議員的保守傾向或將加深政府與中韓兩國的摩擦,進而阻礙雙邊關系的修復。分析指出,由此造成的外交問題將對因經濟政策贏得好評而順利運作的安倍政府投下陰影。在面對重塑亞洲外交等重要課題上,安倍無疑將面臨嚴峻局面。
日本《朝日新聞》和《每日新聞》23日也發表社論,稱如果改善與中韓的關系因靖國神社問題而變得遙遠,那么只會損害日本的國家利益。《日本經濟新聞》評論指出,當前,安倍政府已經失去修復日本與中韓之間關系的契機。
不過,日本部分政客仍“嘴硬”堅持己見。21日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副首相兼財務相麻生太郎認為:“海外雖有所反應,但我覺得并不會因此對外交產生什么影響。” 日本總務相新藤義孝也稱:“參拜是個人行為。我不認為這會對鄰國產生影響。”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同樣認為閣僚參拜靖國神社沒有問題,稱:“這是心靈的問題,我國有宗教信仰自由。這是個人做出的判斷。”
對于日本國內的諸多質疑之聲和朝野觀點對立的現象,楊伯江表示,這顯示出,日本政局本身存在流動性,例如執政黨對眾參兩院還未實現完全的控制,日本在野黨中民主黨的未來走向也沒有定數;而從政治思潮方向來說,質疑安倍內閣的聲音盡管不是主流,但是說明需要認清歷史的主張依然存在。